赵建国:生态文明是生态碳汇的现实表现

2024-3-11 15:57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白华兵

目前,我国绿化工程的开展极不平衡。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决定了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途径主要是改善困难立地条件下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植物在困难立地环境中的成活率。

3月10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民盟大同大学委员会主委,煤基生态碳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赵建国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态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正在形成。与此同时,有效遏制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共识,力争在本世纪中期实现碳中和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赵建国表示,生态碳汇是指开展绿化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生态碳汇技术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支撑,生态文明是生态碳汇的现实表现,需要科学规划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需要持续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提供保障。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3%。但是目前,我国绿化工程的开展极不平衡。“绿化工程易于开展的地区已基本被植被覆盖,但绝大部分气候恶劣、水肥条件差等困难立地条件区域未能有效开展生态恢复工作。例如,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率现在仍不足12%,远低于发达国家65%的修复率。在山西等中西部区域更加突出。” 赵建国解释,“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决定了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途径主要是改善困难立地条件下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植物在困难立地环境中的成活率。”

因此,赵建国认为,盐碱地治理、沙漠化土地绿化以及矿山生态修复等应该成为生态碳汇领域的研究主攻方向。同时,赵建国表示,农林业是传统行业,提质增效,需要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技术创新,需要新材料的使用,需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提高植物在困难立地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及成活率,提高生态碳汇能力,既是国家重大战略,也是区域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赵建国期待,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整合现有生态碳汇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力量,搭建国家级研究平台,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的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