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启动运行,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

2024-1-24 11:04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钟寰平

近年来,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更加频繁,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气候变化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更加完善的市场化降碳机制正是破题之举。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在京启动。建设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一项制度创新,是我国碳市场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当前,我国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能源总需求一定时期内还会持续增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抵消机制。

同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额分配管理。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前不久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全国碳市场,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建设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因此,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启动运行,是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关键举措,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此外,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启动运行,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1年7月,我国启动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但截至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在电力等行业开展,虽说将按计划逐步覆盖其他重点排放行业,但仍有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节能增效等对减碳增汇有重要贡献的众多行业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减排经济回报。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后,将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组成我国碳交易体系,有利于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各类社会主体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自主自愿开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项目减排效果经过科学方法量化核证并申请完成登记后,可在市场出售,以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

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这是保障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随后,生态环境部又公布了首批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4项方法学。此外,还搭建完成全国统一的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一系列举措,为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启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市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完善的法规制度、有效的管理机制、可靠的交易系统、真实的排放数据,缺一不可。但是只要稳扎稳打,接续奋斗,积极稳妥推进各项基础工作,我们就一定能顺利实现既定目标,保障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