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汽车消费、建筑能耗成我国“碳锁定”的重点领域

2015-1-4 12:36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人类活动带来气候变化的根源在于多样性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商品和服务需求,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碳源性的化石能源技术,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与交通运输、发电、工业以及建筑业等密切相关,这些部门通过基于化石燃料能源开采、运输、燃烧及终端利用技术的复杂系统满足社会大众的旅行、取暖、照明等基本需求。下面将对我国的主要耗能领域发电、汽车消费及建筑能耗领域的碳锁定现状进行描述,并分析低碳经济发展中阻碍产生的根本原因,以探讨更好的解锁策略。

       发电领域

       2009年,我国基建新增生产能力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8970万千瓦;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4.03万千米,变电设备容量2.72亿千伏安。截至2009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87407万千瓦,同比增长10.23%。其中火电装机容量高达74.6%,水电为22.51%,而风电并网与核电分别占总装机容量的1.85%和1.04%。

       从低碳经济的角度来看,目前应用最广的火电技术相比其他发电技术来说。发电效率较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最高,碳排放大,污染严重,可以认为是发电行业的劣技术,却成为市场上的主导技术,其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占全部设备容量的比例高达74.6%。燃煤汽轮机和内燃机发电等火电技术作为市场主导技术,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进行投资。尽管我国已开始对不合格的小火电厂实施关停政策,但火电技术的专业化和高认知度使得原有的大型火电厂继续保持其主导技术的市场地位,先进的火电技术如超(超)临界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循环流化床( CFB)技术、大型热电联产技术和大型空冷技术等短期内应用较少。赵洁等对未来火电结构的预测也说明了这一点(表5)。电厂作为投资大的项目,具有较长的寿命周期,改变已有的技术结构和技术系统需要高昂的成本,这会加剧碳锁定。

       汽车消费领域

       根据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就会进入以住房、汽车为代表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消费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神话,在2003年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以上,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汽车消费市场,尤其是私人汽车消费量迅速增加。

       以截止2008年底的世界各国私人汽车保有量来看,我国汽车保有量虽不及日本和美国,但已超过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俄罗斯等众多国家。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有所降低,而大排量乘用车的销量急剧上升。而一般情况下汽车排量越大耗油越多。据统计,近年来大排量汽车消费加剧,尽管受到燃油税的影响增速有所减慢,但增速仍处于领先地位,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对石油等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赖。

       我国目前以汽油作为动力燃料的汽车占全部汽车的比重平均高达85%以上,燃油发动机技术尽管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但目前已被锁定为市场上的主导技术,燃油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人才的专业化趋势和汽车的品牌效应,尽管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更优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但国家对传统汽车实施的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补贴及以旧换新等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反而加深了对传统技术的锁定,再加上新能源技术成本高的原因,在短期内降低石油需求量,大幅度的减少运输行业的碳排量有很大难度。

       建筑能耗领域

       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消耗于建筑的建造与使用过程中。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每年城镇新增大量新建建筑,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种家用电器使用量明显增加,再加上城乡居民对建筑室内舒适度要求的提高等原因使我国的建筑能耗保持持续增长。

       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照明、热水、家用电器的使用等。据调查,我国城乡既有建筑面积达430多亿平方米,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不到5%,90%的新建筑为高耗能建筑。具体来讲,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建筑总能耗的36%,单位面积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0kg/m2年,为北欧等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2~4倍。另外,我国有5亿平方米左右的大型公共建筑,耗电量为70~300kwh/m2年,是住宅的10~20倍。再加上近年来高能耗的豪华住宅大幅增长以及中央空调系统的大范围加装,都将造成建筑能耗的成倍增长。建筑用能的增加会加大对化石燃料的消耗,其对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早在2000年已高达25%。

        我国建筑能耗大,但节能工作开始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已有的建筑节能标准和指标仍处于初级水平,新标准的实施举步维艰,执行率不超过30%。另外,占能耗较大比例的旧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还不成熟,,目前仍存在94%的建筑为高耗能建筑。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