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CCER供需分析

2014-12-25 08:00 来源: 中创碳投 |作者: 杨强

作为履约市场最主要的低成本履约补充工具,国内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一直为广大中国碳市场参与方所关注。2014年11月25日国内首批CCER获得备案签发,在错过碳交易试点首个履约期后,CCER将在2015年6月份的履约期前进入各试点碳市场。那么,明年6月前将有多少CCER能够流入碳市场?试点市场对CCER的需求又有多大?这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CCER的产生要经历审定、备案、签发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的操作周期。自2014年1月9日至今,国家发改委已陆续组织五次CCER项目备案审核会,除12月5日第五次项目审核会的上会结果暂未公布外,前四次审核会已累计批准备案CCER项目90个。通常情况下,一个CCER项目自项目备案至减排量签发的时间至少要5个月。按照项目减排量签发的推进周期和国家发改委的上会速度推算,目前还未备案的项目已基本无法在明年6月份前实现减排量签发。因此,明年供给碳交易试点市场的CCER将基本来源于目前已备案的90个项目。

截止到目前,已有累计69个项目在信息平台公示监测报告(MR)申请减排量的备案签发。按照目前申请CCER签发的进展情况来看,明年供给碳交易试点市场的CCER将来源于以下四类项目:

(1)11月25日获得签发的首批10个项目,减排量共计649万吨;

(2)12月9日第二次CCER减排量备案审核会上会讨论但未签发的18个项目,按照公示的监测报告(MR)计算,在监测期内产生减排量合计约为730万吨;

(3)已公示监测报告(MR)申请减排量备案但未上会审核的41个项目,按照公示的监测报告(MR)计算,在监测期内产生减排量合计约为997万

(4)目前已项目备案但未公示监测报告(MR)申请减排量签发的21个项目。其中,第三类项目6个,在补充计入期内产生减排量可以一次性签发,根据公示的审定报告计算,在监测期内产生减排量合计约为合计约为96万吨;第一类项目15个,根据项目减排量签发的实施周期和上会速度推算,能够在明年履约前实现签发的减排量合计约为55万吨。这21个项目能够签发的CCER总计约为151万吨。

综上四类项目,“两省五市”碳交易试点明年履约前的CCER供给量合计约为2527万吨。七个碳交易试点在明年履约前的CCER供给情况图所示。


目前“两省五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均在其交易体系中设计CCER作为抵消机制进入各自碳市场。但七个碳交易试点的碳抵消政策各异,对项目类型、来源地以及减排量的产出时间等要求也不一样,这些成为CCER进入各试点碳市场的限制条件。

CCER的实际需求与各试点的配额总量直接相关。根据目前各试点公布的相关文件,CCER的抵消使用比例为5%~10%;另外湖北、广东、北京等三个试点还分别规定了100%、70%及50%的本地使用限制。根据各碳交易试点的年度配额总量与抵消规则,大致可以计算出各试点市场对CCER理论上的最大需求量及本地需求量,具体信息见下表。

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明年履约期CCER市场的理论上最大需求将达1.1亿吨,其中试点内CCER的理论最大需求量为6239万吨。然而,CCER实际需求还要受配额价格、市场活跃性、控排企业需求等因素影响,从五个已完成首个履约期的碳交易试点的配额交易来看,目前中国碳交易试点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各地的控排企业,市场活跃度普遍较低,因此CCER实际需求可能远低于理论最大需求量。随着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以及即将上线的注册登记系统,可以预见的是,CCER在全国统一碳市场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将会有增无减,未来CCER市场发展方兴未艾。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