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下储能企业的选择

2023-9-14 16:01 来源: 北极星储能学社

碳排放交易影响下企业面临四个选择: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减少自身碳排放;二是实际碳排放超过配额时,从其他企业购买碳排放配额以抵消超出的碳排放;三是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四是当碳排放超过碳配额时接受政府罚款。

碳排放交易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储能作为一种良好的技术手段,为企业提供了另一种应对选择,以下分发电侧、电网侧、用能侧三个场景探讨碳排放交易背景下储能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发电侧+储能

目前,发电行业受碳排放交易影响最大,碳配额逐渐减少将推动碳权价值与价格进一步升高,倒逼企业加快碳减排进程,减少对碳排放权的购买,甚至通过出售碳排放权获得收入。发电企业可以通过电厂技术升级改造、使用清洁发电技术等方式实现碳减排,而储能技术则为企业的自主能耗管理提供了灵活的策略选择,有利于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运营。

(二)电网侧+储能

碳排放交易推动落后的燃煤发电机组退出,促进清洁能源发展。随着风电、核电比例持续升高,系统调峰电源占比将逐步下降,系统惯量减小,系统功率调节难度加大,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合理应用储能技术能够提高电网的调节能力,保障清洁能源的并网消纳。

(三)用能侧+储能

碳配额总量趋势减少,高碳价将推升发电企业的碳排放成本,进而推升化石能源的使用成本,这意味着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相对下降,企业将趋向于增加使用更便宜的清洁能源。储能能够适应用户灵活的用能需求,储存低价的清洁能源电量以降低用能成本。

对发电企业而言,储能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能够丰富企业的经营策略与参与碳排放市场的交易策略;对电网而言,储能技术能够提高电网调节能力、降低安全稳定风险、保障清洁能源并网消纳;对用户而言,合理使用储能能够降低用能成本。总体来看,储能由于其技术特点,将在碳排放交易中获得广泛应用,碳排放交易也将进一步推动储能技术发展,促进储能规模成本的下降;储能技术的发展又将为市场提供更多的策略选择,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7月16日首批两千余家电力企业进入市场交易,中国全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为满足未来市场人才需求,培养掌握碳交易各项技能的专业人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广碳所开展碳交易员培训,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为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能力建设和人才支持。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