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标识和碳标签,助力绿色制造与绿色消费

2023-7-26 14:47 来源: 中创足迹

披露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和将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消费者的选择和非政府组织的监督机制影响生产者的行为,迫使生产者提供低碳排放的产品和服务。

碳标识和碳标准作为碳壁垒措施均有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类。自愿性的碳标识和碳标准通常并不会影响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但是会影响其销售。自愿性碳标识除了由生产者自愿实施之外,还可以通过零售商的合同管理制度在私法的框架下实施。

强制性的碳标识和碳标准一般都会影响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并通过公法强制实施。


是为了缓解气候空化,减少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将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碳足迹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该产品的碳信息。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迹标签的方式引导购买者和消费者选择碳排放更低的商品,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一些零售商通过采购合同要求供货商披露该商品的碳排放情况,碳足迹并由零售商进行统一标注;或者按照零售商的计算标准进行标注。

2007年,英国制定了产品碳足迹标签计划,要求企业在其产品上标明该产品在生产、运输、消费和回收等过程中的碳排放量。2007 年7月,日本内阁出台了《日本建设低碳社会规划》,明确提出日本企业必须加注产品碳足迹标签,并有责任向消费者披露。

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均以立法形式通过了本国的碳足迹标签计划。中国也于2013 年发布了《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14年6月向27 家企业发放了首批低碳产品认证证书,并且将进一步启动碳税、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制度等一系列低碳政策

Timberland 是第一个给美国店内产品贴上碳标签的企业。沃尔玛超市也制定了“负责任的采购”计划,将要逐步披露其销售产品的碳排放情况,并逐步增加对低碳产品的采购。

当碳标签制度的影响从消费环节传导到生产环节时,会优化工业生产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由于消费者不再青睐的高碳排放产品逐渐减产,产量达不到产品自身的经济规模时,产品成本就会逐渐上升。这样的企业将面临两种抉择:①关闭生产,淘汰落后产能:②通过科技与管理方式创新降低成本,减少碳排放。

由于现行碳标签的评价在国际上还没有权威的数据和标准,因此容易造假并误导消费者。例如,有人选择来自于爱尔兰同一家庭中的成员作为的研究对象,先后使用6种不同的碳足迹计算器进行计算,最终得到的碳足迹结果却有显著差异,原因就是计算器中的数据、模型的准确性存在问题

《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1~2022)》曾指出,国际范围内碳标签制度正在逐步确立和发展,这将导致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增加、竞争力降低,并且,发达国家目前在实行碳标签制度中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如果强制实行碳标签制度,要求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产品贴有碳标签,并为此制定十分严格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和认证标准,将会对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产品出口造成极大的冲击。同时,碳标签制度也会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并由此产生贸易争端。

因此,报告建议,中国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标签制度。即统一中国碳标签管理部门和支撑机构,避免“碳标签”乱象丛生;统一中国碳标签标识,形成“国内”互认,进而实现“国际”互认;统一“碳足迹”“碳标签”标准技术规范的制定,研制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统一中国碳标签、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确保碳足迹核算值的准确性。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