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12日在
北京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两国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美国首次提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刷新美国之前承诺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17%。
中方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将于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声明称,中美两国希望,现在宣布上述目标能够为全球气候谈判注入动力,并带动其他国家也一道尽快并最好是2015年第一季度提出有力度的行动目标。两国元首决定来年紧密合作,解决妨碍巴黎会议达成一项成功的全球气候协议的重大
问题。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清洁能源投资国,并已建立了成熟的能源技术合作计划。除其他外,双方还开展了如下工作:建立了中美气候变
化工作组(气候变化工作组),并在此工作组下启动了关于汽车、智能电网、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能效、温室气体数据管理、林业和工业锅炉的行动倡议;同意就全球削减氢氟碳化物这种强效温室气体携手合作;成立了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促进双方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建筑能效和清洁汽车方面的合作;同意在二十国集团下就低效化石能源补贴进行联合同行审议。
同时,双方计划继续加强政策对话和务实合作,包括在先进煤炭技术、核能、页岩气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这将有助于两国优化能源结构并减少包括产生自煤炭的排放。双方宣布了通过现有途径特别是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加强和扩大两国合作的进一步措施。
央视有关评论员认为,
中国承诺到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等于承诺了排放峰值点,意味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增长“天花板”被量化确定。中国承诺碳排放峰值,给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巨大转型压力。高燃煤消耗企业将被加速关停或被高成本逼停。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企业迎来重大利好。碳排放总量控制将约束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推动解决公众关心的雾霾污染。而碳排放约束下怎么解决充分就业和实现政府必要财政收入,成更严峻
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