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就生态环境部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已经部署实施的工作情况回答光明日报记者提问。
孙守亮表示,党的二十大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来,党中央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一以贯之、不断深化,保持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孙守亮介绍,工作实践中,生态环境部深入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研究,加强系统谋划,推进地方实践。将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和任务要求纳入“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印发实施《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地方因地制宜探索路径模式,协同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无废城市”等各领域创新示范建设。近期,生态环境部就推出了首批18个美丽河湖、8个美丽海湾的建设案例,收到很好的社会反响。
孙守亮表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建设美丽中国。党的二十大强调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求我们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从生态环境领域来认识、来把握,我们理解就是要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实现根本好转,构建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新格局。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生态环境部既面临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紧迫任务,又需要放长眼光来系统布局,谋划好、推进好、建设好美丽中国。这两个方面需要有机衔接、总体提升,从大的方向和策略上来考虑、考量,应该做好做优“稳、融、新、实”四篇文章。
一是立足于“稳”,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是工作的总基调,大的原则,各领域各方面都要完善落实。新形势下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将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底色擦得更厚实、更靓丽,真正做到积厚成势、根深叶茂。
二是着眼于“融”,系统观念、深度融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以降碳协同减污,统筹近期和远期、统筹发展和保护、统筹环境和民生、统筹整体和局部,在协同规划、协同布局、协同治理、协同施策上融合共进,聚焦区域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和美丽中国先行区,统筹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城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建设,推动形成有机统一、条块清晰、各美其美的美丽中国建设体系,实现全领域整体和谐美丽。
三是发力于“新”,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与美丽中国建设有效衔接,为全面展开美丽中国建设布局夯实基础。善用改革思路和创新举措,完善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导向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尤其要激发和调动基层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实际出发,鼓励探索美丽中国建设新路径新模式,在各领域各层次培育一批示范作用好、带动能力强的标杆。更加注重发挥
市场机制和
政策激励作用,更加注重优化服务市场主体,着力加强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把动力活力激发释放出来,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有效支撑。这是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是得成于“实”,惠及民生、实干实效。这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以增强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要下更大气力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
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生态环境实实在在的改善,检验美丽中国建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