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运用财政政策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2014-11-1 14:39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根据国外运用财政政策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可以得出以下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基于各国实际的应对财政政策选择

       应对气候变化,包括适应和减缓两个方面。减缓行动关乎各国在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争取发展空间,减排政策主要受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要素禀赋、发展阶段、经济模式的影响;适应行动与政策的紧迫性和力度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同时也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处在工业化高排放增长阶段,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传统能源消耗,很难立即采取大幅降低排放总量的减、限排措施,因为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延缓经济发展进程,政策主要以补贴、奖励等引导性措施为主。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很大比例,面临开辟新经济增长点的要求,同时在科技方面占据优势,减排压力相对较小,减排积极性相对较高,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引导与强制措施并重,推出了诸如碳税、气候变化税等力度大、影响面广的措施,英国还将减排目标结合预算案实施,全面推行减排。

       受要素禀赋和能源消费结构制约,化石能源储藏和消耗量大且缺乏弹性的国家,如中国、美国、印度等国,在减缓行动方面难度比较大,财政政策在鼓励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特别重视现有能源体系的升级改造。另一些国家,如巴西,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实施减缓行动相对容易,代表性政策措施为鼓励乙醇燃料、生物柴油和甘蔗渣的生产使用,加强水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开发,控制森林砍伐,增加天然气消费,提高车辆燃油效率等。欧洲国家在技术上处于先进地位,清洁能源占比较大,政府资金和政策,除用于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研发和推广,还大量投入碳捕获与填埋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活动。

       一些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的国家和地区,愿意积极采取应对行动,特别是适应行动。IPCC第四评估报告认为,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地区将会是非洲、亚洲、一些小岛和两极附近的国家和区域。2004年,格林纳达遭受飓风“伊万”袭击,90%基础设施和房屋被毁,经济损失总额高达8亿美元,相当于该国GDP的两倍;马尔代夫平均海拔约1.5米,该国约200个居民岛中,大约50个面临海水侵蚀问题,其中16个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加以拯救。这些国家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如马尔代夫提出到2020年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碳平衡国家,并将在10年内大力发展可持续性能源,其中包括修筑人工岛、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设施,等等。

       二、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协调与平衡

       气候变化是全球范围的外部性问题,要求政府积极介入,但作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性问题,必须动员全社会,包括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如何用好财政政策,协调政府和市场作用,推动减缓和适应进程,是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任务。

       一般来说,在应对活动初期,政府、特别是财政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除保障资金投入外,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方参与,带动市场机制成长。减缓措施通常来自于环保措施,如利用财政投入、税收、收费等方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鼓励使用低排放、低能耗设施,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方式;适应措施则脱胎于农、林、牧、卫生、减灾、气象等相关政策。随着政策在实施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相关产业、环境、农业、气象、减灾等财税政策逐渐融合,形成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政策整体框架,相关市场体系也逐渐成熟,政府作用更多体现在制订政策框架、支持研发活动、建设示范项目、推动技术进步和市场化、开展公众教育等市场相对缺位的领域。目前,欧盟及其大部分成员国已经走到一个相对成熟阶段,各成员国制订了各自的政策体系,欧盟层面也有整体政策和资金安排,并通过多个能源和环境综合发展规划,将政策与市场作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同层次紧密结合的应对气候变化财政政策框架。
12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