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怎么建立健全低碳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体系?
三、建立健全低碳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体系
低碳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建设是系统性的工程,其有效运行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较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因此配套的低
碳金融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应当成为投融资体系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低碳发展的金融生态体系包括:第一,建立健全促进低碳发展投融资的
政策、
法规体系,确认
碳排放权的权利属性,进行合理的权利责任配置,为构建国内统一的
碳交易市场体系提供制度前提;强化金融机构的环境责任,通过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改进,推进低碳发展的金融创新。第二,建立低碳产业财政贴息体系,通过财政补贴与银行融资的结合,用“四两拨千斤”的机制,调动银行和各级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扩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第三,推进低碳金融监管体系建设。低碳经济提出了科学精细化监管的新要求。
在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在国际
碳市场风险较大的形势下,金融监管机构要更新监管理念,探索监管创新服务的新思路,提高监管能力,积极应对国内外新的金融风险,最大程度地降低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的碳交易定价和结算等方面的风险;对政府贴息政策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资金的运用符合宏观调控的目标,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四,完善低碳人才培养机制。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势必增加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些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金融行业的理论、知识和风险管理技能,还必须具备低碳产业的知识、技术和风险管理技能。从长远角度看,我国应该加大低碳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低碳金融人才中长期培养与发展规划,做好低碳金融体系建设所需的高级人才培养工作,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四、完善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机制建设
健全支持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督促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共同推进低碳转型。建立健全能源战略体系,完善战略资源产权交易制度,建立新型的资源收益分配制度,为企业
节能减排提供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低碳发展的财政税收体系,通过税收优惠、调控价格、政府采购与信息发布等政策,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发展低碳产业金融服务业务、支持发展混合动力或新能源
交通工具、积极发展节能建筑、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等。引入环境统计和核算方法,开展绿色核算与审计工作,建立监控机制与绿色考评体系等。通过上述政策性配套服务体系的坚持和完善,在制度上建立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总之,低碳经济的金融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通过对低碳发展所需的金融机构体系、低碳金融市场及产品体系和低碳金融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低碳发展投融资体系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鼓励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
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融资活动,激励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