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5日,作为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对话平行
论坛之一的“绿色复苏力—区域碳
市场与气候金融展望”论坛在南宁成功举办。中国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巡视员孙雪峰、缅甸自然资源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司副司长山乌以及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粟定成分别通过线上线下形式致辞。
粟定成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绿色复苏已成为世界各国疫情后重振经济的重要措施。本次分论坛交流分享
碳市场建设与气候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研究经济绿色复苏的新渠道新路径,对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广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指示批示要求,紧紧围绕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目标任务体系,坚决扛起保护好八桂大地山山水水的历史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厚植生态环境优势,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两不误、双促进”。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污染防治攻坚战国家考核获优秀。
粟定成指出,广西积极参与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自2021年7月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运行以来,广西发电企业累计买入碳排放配额194万吨,成交金额7543万元;累计卖出287万吨,成交金额1.15亿元。广西43家纳入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管理的发电企业完成配额清缴量1.71亿吨。广西大力推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 2022年上半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187.35亿元,同比增长35%;累计总量达1.5万亿元,在9个边境省(区)中排名第一;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8%,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155亿元,有效提升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金融机构(企业)已达352家。柳州市获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桂林市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效显著,绿色金融快速发展。
粟定成表示,广西将继续扩大开放,深化与东盟国家在区域碳市场与气候投融资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建设面向东盟的
碳交易市场,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广西将与东盟各国有关部门交流分享经验做法,为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复苏、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来自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世界资源研究所
北京代表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新加坡国家环境局、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等机构和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碳市场实践分享与合作展望、气候金融推动区域绿色复苏、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助力区域低碳可持续发展等3个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和路径探讨,为区域绿色复苏提供更多气候金融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