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低福利工业化养殖的扩张将阻碍实现全球1.5℃控温目标

2022-9-13 14:34 来源: 中国网

2022年9月13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发布最新报告《气候变化与动物福利:揭露低福利工业化养殖业的真实影响》,指出不断扩张的低福利工业化养殖将阻碍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和一个安全的气候未来。

报告指出,低福利工业化养殖系统内,生产饲喂动物的作物是造成气候变化的最大影响因素。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被开垦为动物饲料的种植区,不仅排放了大量的碳,还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这些饲料会被交易到全球各地,大量用于低福利工业化养殖。此外,生产低福利猪肉时动物粪便排放的甲烷也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由于各地区肉类的消费会持续增加,低福利工业化养殖业将进一步扩张,这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据估计,截止到2030年,各地区肉类消费增长率为:非洲地区(30%)、亚太地区(18%)、拉丁美洲(12%)、北美洲(9%)。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全球农场项目负责人Jacqueline Mills女士表示,“当人们谈论产生气候变化的原因时,总会联想到化石燃料、能源和交通运输。然而,低福利工业化养殖业也是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动物在低福利养殖中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我们需要逐步认识低福利养殖对动物、人和地球的危害,这需要各行各业的力量和公众的支持。”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从高温山火到湖泊干涸,每个人对气候变化都有了切身感受。报告建议,需要高度重视低福利工业化养殖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福利养殖、合理膳食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主要方式。另外,解决种植人类食用的作物与动物饲料的土地争端也应提上日程。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广为人知。但是,食物的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而这常常被忽略。支持人道可持续的食物系统才能塑造一个对全人类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