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背景下,农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节能降碳增效等行动举措。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以绿色技术推动农业减碳是实现农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一步。
近日,在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
论坛“数字金融促进中小微企业的绿色复苏”活动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云享电(
云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云享电”)是一家致力于帮助解决农户灌溉用电
问题的公司,且当下正在推广新颖的“共享灌溉”项目。
公司创始人仝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共享灌溉”可以帮助农户通过扫码用电来代替传统的汽油、柴油机发电灌溉的方式。云南全省全年油转电可以由此节约161万元,从而达到降低灌溉成本、低
碳排放的目标,通过科技手段与技术创新来促进节能
减排与农业绿色转型。
平均每亩地节省18元成本
什么是“共享灌溉”?仝伟介绍,“共享灌溉”的概念是提供农业灌溉共享用电,把共享用电的装置部署到田间地头,类似在田间建起多个“汽车充电桩”,农民通过微信扫码取电进行抽水灌溉。服务费按用户用电时长收取。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多山地,农业灌溉用电困难的问题长期存在。由于缺少就近的专用电源,以往的农田抽水灌溉,一般采取搭接家用电表、私拉乱接电线的方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传统的汽油、柴油发电机笨拙沉重,在污染环境的同时成本也高。
“使用‘共享灌溉’后,灌溉成本从每亩20元降到每亩2元左右,能够节省农户18元左右的成本。并且,‘共享灌溉’通过将用油转换成用电,在宏观资金成本上也更占据优势。”仝伟表示。
仝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演示了该项目的具体减碳测算:相较于每升油价格10元、每亩地灌溉用油量2.5升,转换为用电之后,农业灌溉电价为0.432元,每亩灌溉用电2度,而云享电收取的设备服务费为每小时0.6元,按云南省共有458.85公顷耕地(68827500亩),按1/7的耕地使用汽柴油机计算,云南全省全年油转电可以节约1619924.04万元。
仝伟认为,云享电“共享灌溉”理念的减排减碳价值也不容小觑。云南省每亩地灌溉用油量为2.5升,按照上述耕地面积等数据,结合BP中国碳排放计算器提供的每升汽柴油碳排放进行计算,云享电项目通过“共享灌溉”方式,可以帮云南全省减碳1156302吨。
小微企业绿色项目依然面临融资难困境
仝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云享电的‘共享灌溉’项目虽然收获政府、社会资本的一致好评,但作为中小微企业的绿色项目,在实际融资过程中实在困难重重。”据估计,至少需要两年时间,该项目才能开始盈利。其中投资回报周期过长,难以吸引资本进入。
2020年10月,“共享灌溉”第一代产品研发成功,产出200台。因后续采购框招暂停,在
北京、上海、云南等地尝试融资遇冷,“共享灌溉”的发展陷入困境。2021年11月“云享电”成立。2022年3月,在度小满20万元的免息贷款帮助下,“共享灌溉”第二代产品才正式完成研发,预计今年产出3000台。
中小微企业当前普遍存在融资贵、融资难、财务状况较为脆弱的问题,而绿色项目也往往存在周期长、收益率较低、融资成本不具明显优势等特点。“绿色项目需要投融资,也更要自给自足。经过一年时间的打磨,我们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仝伟表示。
云享电的商业模式主要为“电费+服务费”,电费为代收代缴,服务费则按用户用电时长收取,每小时0.6元。用户先充值再使用,能为公司带来一定的沉淀资金。在云享电“共享灌溉”的规模提升后,便会进一步引入其他广告获得收入,如农机、有机肥料等。值得注意的是,云享电仅通过提供共享用电服务来盈利,并不依靠“卖电”和赚取用电差价生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云享电正在与云南电网玉溪供电局合作,建立以政府部门牵头,供电企业主导,B端投资、C端付费的合作共赢模式。
“我们的‘共享灌溉’产品可以为农户解决用电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但这必须获得电网的支持,需要其为我们做更多的线路延伸。”仝伟表示,“下一步,云享电的500台产品预计在云南的楚雄州和玉溪市落地,今年计划共投放30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