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对我国外贸的挑战与对策

2022-2-11 09:56 来源: 新金融

服务贸易挑战和机遇并存


  在去碳化背景下,运输服务业成本可能抬升,航运业承压。海运服务业居于我国服务贸易重要地位。2021年1-9月,我国运输服务业出口占服务贸易总出口的35.8%。9月我国运输服务出口增幅高达154.7%,是拉动服务贸易出口的主力。目前全世界超过96%的干货集装箱和100%的冷藏集装箱都由我国生产。我国海运船队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10名当中,中国占8席,在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当中,中国占7席。由此可见,国际海运服务业是否高水平发展直接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质量和规模。海运服务业去碳化将会增加成本压力。

  海运服务业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似乎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形”,即环境保护、能源安全、经济效益三者难以同时兼顾。在使用安全能源并保障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海运成本上涨成为必然,高企的成本可能制约行业发展。全球进出口货运总量约90%采用海运方式,海运碳排放占全球排放比重为2.5%。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碳减排目标是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8年减少50%,“去碳化”是海运服务未来发展方向。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海运价格飙升,波罗的海指数(BDI)指数和集装箱价格屡创新高。据预测,未来至少3年内集装箱、船舶及港口操作能力吃紧,全球海运运力不足将持续存在。虽然自今年9月起,部分全球航运巨头采取冻价策略以稳定价格,但尚未缓解的海运供需矛盾和船舶集装箱的紧缺进一步加剧海运压力,碳中和目标的实施可能削弱我国运输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低碳储碳技术将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加快。碳中和的实现离不开技术驱动。当前我国在碳捕捉、碳储存、去碳、固碳、凝碳等方面还存在技术短板,低碳技术的引进利于我国工业生产优化并促进去碳化生产转型。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分割边界逐渐被打破,服务贸易尤其是数字化和低碳技术对制造业贸易的支撑作用越发显著,制造业贸易的服务化、高端化、数字化、低碳化已成未来发展趋势。将技术服务融入制造业贸易有利于加快碳中和的实现步伐。例如中国钢铁采用转炉炼钢法,每吨钢材排放2吨二氧化碳当量,加拿大采用电弧炉炼钢法,每吨钢材排放1.5吨二氧化碳当量,美国采用优化小型电弧炉炼钢法,每吨钢材排放1吨二氧化碳当量。由此可见,制造业贸易的“去碳化”关键依靠与技术服务的融合。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