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大会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2022-1-14 10:15 来源: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 郑漳华

自1995年以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大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参会机构包括:缔约方、联合国机构、具有观察员身份的其他组织。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原定于2020年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后因疫情延期一年,于2021年10月31日正式拉开帷幕,会议由英国、意大利政府联合举办。各方就实现全球净零排放、减排措施、气候资金筹集、《巴黎协定》落实、全球协作等议题进行讨论和磋商,原定持续到11月12日,后经延期一天后,于英国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闭幕。经过激烈辩论和谈判,本次大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今后全球气候行动取得进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峰会达成协议,发布《格拉斯哥气候协定》联合公报

190多个缔约方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协定》。《巴黎协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十分重要的国际协定,其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自2015年COP21通过之后,《巴黎协定》实施细则仍待各方进一步协商确定。本次气候大会最终完成实施细则的谈判,形成《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决议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

首次将减少煤炭使用纳入气候协议。要求各国努力减少煤炭使用;呼吁各国取消化石燃料补贴,帮助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再就业。

向易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提供支持。寻求开展多方对话并创建一个新组织(联合国机构),向易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要求发达国家兑现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援助的承诺。

要求各国在2022年前提高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巴黎协定》的落实。

通过全球碳市场框架细则。各国政府可通过资助另一个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来实现其排放目标,有望为国际碳交易市场建立奠定基础。

中美达成气候联合宣言。中国、美国在COP26大会期间发布了《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承诺将在以下方面继续共同努力:

一是加强政策合作。双方将制定完善温室气体减排相关法规框架与环境标准。

二是双方将加大在控制和减少甲烷方面的行动合作。

三是推进碳减排。双方将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鼓励跨区输电、清洁能源和分布式发电政策;加快部署碳捕捉技术;美国将制定并加快落实2035年零碳电力目标,中国将在“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煤炭消费。

四是推动COP26国际合作。呼吁《巴黎协定》缔约方落实减排目标、加快推进气候行动;推动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援助资金的承诺。

五是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定期举行气候会议,开展政策和技术交流等。

能源相关领域重点关注加快清洁转型和促进绿色金融。COP26期间主要成果包括:

“全球甲烷承诺”倡议。由美国、欧盟发起,目标是2030年全球甲烷排放总量较2020年下降30%。

全球人与地球能源联盟。由意大利、英国、丹麦政府及洛克菲勒基金会、世行、非开行等联合发起成立,旨在加快对全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绿色能源项目投资进程。

“全球绿色电网——一个太阳一个世界一个电网”倡议。由英国、印度政府及国际太阳能联盟(ISA)联合发起,旨在推动全球太阳能通过电网互联,加速能源绿色转型。

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金融合作。计划筹集85亿美元资金,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气候行动。

亚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推动私营企业全方位参与亚太地区可持续融资,领域涵盖可持续交通、城市化、水安全、林业、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清洁海洋等。

成立长时储能(LDES)委员会。由英国石油公司、德国西门子能源等25家企业发起成立,计划为各国政府、电网运营商提供技术指导。

搭建能源转型加速器融资平台(ETAF)。由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阿联酋政府联合推出,旨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助力能源清洁转型。

发布《COP26关于加速向100%零排放汽车和货车过渡的宣言》倡议。该倡议由英国政府发起,目标是2040年实现全球新售零排放汽车占比达到100%,助力交通行业低碳减排。

成立非洲绿色金融联盟(AGFC)。由肯尼亚和非洲气候谈判小组联合对外发布,该联盟旨在帮助非洲国家汇集资源、分享经验、拓展绿色投资资本,预计在COP27大会上正式启动。

成立超越石油和天然气联盟。由爱尔兰、法国、丹麦、哥斯达黎加等11个国家发起,致力于终止所有涉及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

各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共同意愿尚不足以克服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本届大会在万众瞩目和期望中登场,在分歧和激烈讨论中艰难开展,在夹杂遗憾的肯定中落下帷幕。

总体上,各方较为积极地评价本届大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本届大会取得一系列成果,对人类发展意义重大,此外,他对中美在大会期间发布的气候行动联合宣言表示欢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此次大会取得一系列有意义的进展,但仍有许多工作尚待推进,未来各方需积极兑现在格拉斯哥许下的承诺。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认为,《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是一份强有力的声明,美国将积极参与相关气候对话,在棘手问题上与各国寻求共识。印度环境、森林和气候变化部长亚达夫表示,印度在大会上表达了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和想法,为争取发达国家气候援助作出积极贡献,印度愿努力减少碳排放,但国际社会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原则,让历史排放量更高、气候资金更充足的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

研究机构对大会及相关成果存在疑虑。根据《自然》杂志分析,COP26所提承诺仍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的2摄氏度温升目标,即使各国能实现2030年的减排承诺,到2100年全球气温仍将比前工业化水平高2.4摄氏度。此外,由于国际航班和专机的大量使用等原因,本届气候大会的碳足迹排放量为历史之最,达到约10万吨二氧化碳,是2019年西班牙马德里会议的两倍。

《格拉斯哥气候协定》是各方博弈的结果,反映了现阶段各方的利益和诉求。在气候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长期围绕“权利与义务”这一核心利益冲突展开争论。发展中国家要求自身经济发展的权利,要求发达国家应承担气候变暖的历史责任义务。发达国家依赖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排放温室气体所生产的商品,但兑现气候资助承诺方面,长期低于预期。此外,岛屿国家因部分领土可能在海面上升中沉没,对气候问题普遍较为积极。各国的分歧较为明显,注定了气候谈判难以一蹴而就。

气候资金能否切实支持发展中国家减排,有待观察。毋庸置疑,随着本届气候大会的召开,流向绿色经济、绿色活动的资金将越来越多。气候变化或将成为全球投资决策、贷款融资的根本驱动因素。但是,所作出的承诺尚待推进。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呼吁,现在是进入“紧急模式”、结束化石燃料补贴、逐步淘汰煤炭、为碳定价、保护弱势社区,并兑现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承诺的时候了。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