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碳”大计的核心本质是什么?

2022-1-14 08:37 来源: 智纲智库 |作者: 智纲智库上海中心

为什么中国这个时候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呢?


因为在欧美人即将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中国也即将打开一扇窗,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而这一战略也许会让中国成为重建规则者。

一切为了发展权

气候环保话题是最“政治化”的一个,“碳中和”最先由发达国家提出来,最初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地球,也是为了压缩发展中国家的上升空间。

大家发现,最明显的就是美国,唯一标准就是是否对自己有利,特朗普要发展工业就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拜登上位后改变发展策略又重新加入气候协定。

再比如以前西方国家逼着中国遵守碳排放协议,但是中国处于工业上升期,碳排放权就等于发展权。

中国2009年在哥本哈根坚决拒绝了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方案。为此还有丁仲礼院士驳斥柴静的名言:“中国人是不是人,中国人要不要发展”。你们发展完了,工业革命以来70%的二氧化碳是你们排放的,现在轮到我们发展了,你们限制排放了,不让我们发展了,简直是岂有此理。

所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剥夺发展权,就像“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一样可笑。2009年中国不是排斥节能减排,而是要争取发展权。

重点国家碳排放总量情况

构建国际话语权

目前,占世界GDP总量75%和碳排放65%的国家都提出了各自“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可以说碳中和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世界强国追逐的竞赛。

因此,适时提出碳中和的目标,表明我们的立场也是对外寻找共识,为在国际上赢得更多话语权做铺垫,这一次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为之。

过去几十年,叫得出名字的大企业无不是借由互联网浪潮崛起的,但是今天互联网红利期已过,已然形成内卷的态势。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我国是在补课追上,那么接下来几十年,我们要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而下一个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爆发点在哪里?就在“碳中和”里。

拜登出任总统要第一时间重返巴黎协定,表示支持清洁能源革命,计划投资2万亿美元支持美国相关产业的投资和发展,提出美国2050年可再生能源要满足其80%的电力需求,欧盟也提出了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55%以上。

能源革命是未来20年甚至50年世界产业升级和科技竞争的主旋律。可以说,谁在这一轮产业升级中占据主动权,谁就能在世界产业链中占据上游,接过引领世界的接力棒,构建国际话语权。

重建交易新规则

标准和规则不断的演化成为时代不断上演的旋律,而能掌控旋律的人将会最大的获得时代给予的红利。

2005年,欧盟就建立了碳市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对纳入排放交易体系的产业和企业强制规定碳排放量。

2010年5月,英国标准协会发布了全球第一份碳中和国际标准PAS2060。

美国、欧盟、加拿大、韩国近些年还推出了“碳标签”制度,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引导消费者更青睐低碳农产品,逐步“排挤”高碳农产品。

今年,欧盟开始执行每公里95克二氧化碳的乘用车排放标准,达不到要求,超标1克按实际销售量罚款95欧元。

对于车企来说,如果动力系统不做出巨大革新,几乎是不可承受之重。但同样,拥有充裕的碳排放额度的新能源车企,也会因此大赚一笔。比如近五年里,特斯拉更是靠出售碳排放额度,获利超过33亿美元,2020年,特斯拉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其中15.8亿美元收入就来自碳交易,这成为支撑该公司业绩的最大助力。

所以,碳交易、碳税、碳配额、碳标签……成为“依规则换收益”的新玩法。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出口贸易中更容易遭遇“低碳壁垒”。所以“碳中和”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设置贸易壁垒、收割全球财富的新工具,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大量财富被收割仅仅是庄家改变了游戏规则。

要想不被庄家收割,要么成为庄家,要么重建新规则。“碳中和”将成为不远的将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全球性标准,甚至是贸易和投资进入的“门槛”,并会形成“基于新规则的国际秩序”。

中国如果能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将会成为一系列规则的制定者,打破旧格局的玩法,重建新规则。在绿色革命的浪潮下,中国能否打开一个全新的贸易竞争维度是重中之重。

对内,倒逼经济创新高质量发展

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中国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进入了重质而非量的阶段。

即便没有国家间的博弈,中国也会实行“碳中和”,承担大国责任同时,用“双碳”目标来倒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低碳转型,助力发展方式深刻变革,促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包括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所以“碳中和”不是一刮就跑的风口,这是一场系统性革命。

技术创新是唯一出路,聚焦高附加值环节

关于引领人类下一次技术革命的是什么,世界上已经争论很久,有人说是5G,有人说是基因工程,有人说是区块链。但在中国宣布承诺2060年碳中和之后,有一种声音越来越大:人类的下一次技术革命,将会由环保需求推动,因为真正决定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命运的,也往往是“能源革命”。

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我国需要在未来市场中拥有低碳竞争优势,才能在产业链分工中聚焦高附加值环节,而科技创新也将是唯一出路。

如果技术全部已经是现成的,那我们又相当于购买国外的技术,给国外打工。我国指望“碳中和”带动产业转型,就是为了避开西方已经研发很成熟的技术,这样我们才需要自己研发,对内促进技术攻关,对外设置专利封锁,到时候其他国家还得买我国的技术。而未来的趋势是光伏、特高压和电动车这些新一代技术的研发和生产都牢牢把握在我国手里。

比如特高压、光伏和电动车,目前中国已经做到了最头部。特高压的技术手册和业界标准都是从中文翻译成英文的;比如光伏技术,现在已经完全做到市场化了,现在基本不用政府补贴就能运转起来(今年总补贴5亿,四年前是500亿,前期累计投资了6000亿);再比如电动车技术领域,隆基股份、宁德时代、蔚来、小鹏、理想的诞生与发展,都和“碳中和”的大方针分不开。

图源:网易数读

重塑产业新格局

“双碳”大背景下,依托以下三个产业,中国将有望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链的引领者。

一是新能源。碳中和愿景下,能源生产和消费将发生深刻的革命。以先进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主流。光伏产业中国世界第一,风力发电中国世界第一,特高压输变电中国世界第一,就是人类的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中国的研究成果也在世界领先的地位。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终端能源利用的电气化技术、电力深度脱碳技术、氢能、生物和合成燃料技术等将得到规模应用。

二是智能汽车。中国是全世界新势力造车的主战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了120万辆。而这次汽车革命,不仅仅是能源的革命,更是整个汽车产业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革命,就像手机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一样,智能汽车将成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高速通信等技术运用和发展的大舞台,以此也将带动更大更广的使用场景和产业关联。这也是为什么巨头纷纷开始下场造车。

三是数字经济。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列为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并列的生产要素,世界经济正经历深刻的数字化变革,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营销管理、服务支撑等,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数字经济成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推手。

电商平台、数字货币、供应链信息化把传统产业用数字化改造了一遍,而随着数字孪生城市、数字乡村、自然资源信息化,通过数字会把我们的城市、乡村、山川河流、矿产风物改造一遍。数字经济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这些产业,都会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加速发展。碳中和,将重塑世界产业经济新格局。

总而言之,碳中和不是一刮就跑的风口,而是涉及我国的大国担当、国家之间政治博弈、经济结构调整,一系列能源结构调整,一系列技术进步,一系列发展方式转变。

智纲智库判断,碳中和的机会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几十年,新能源和新科技会催生出更多的新技术、新思想,这些都将一点点地重塑我们的生活。(完)
12345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