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事件更加频繁更为严重
报告首次对复合型事件进行分析,指出人类影响可能增加了复合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
“从第一次评估报告到本次,人类对气候系统变化的科学认知在不断加深。在全球变暖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被量化,人类活动的证据在区域尺度上也在不断进步。”翟盘茂说,本次报告明确提出,1750年左右以来,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翟盘茂表示,如果没有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近些年一些极端热事件极不可能发生。人为影响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可能是观测到的全球尺度陆地区域强降水增强的主要驱动力。报告指出,全球每0.5℃升温将造成极端热事件频次和强度明显增加;每0.5℃升温将造成强降水和一些区域农业和生态干旱明显增加。
“到2100年,一半以上的沿海地区所遭遇的百年一遇极端海平面事件将会每年都发生,与极端降水叠加,使得洪水更为频繁。特别是不排除发生类似于南极冰盖崩塌、海洋环流突变、森林枯死等气候系统临界要素的引爆,一旦发生,将对地球生存环境带来重大灾难。”翟盘茂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百年时间尺度上,气候系统的一些变化是不可逆的(例如海洋冰冻圈等变化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升温的幅度来减缓不可逆的变化速度。”翟盘茂表示,AR6预估了五种特定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对应的排放情景下的气候变化,即使是在极低排放情景,未来二十年温升都可能达到1.5℃。随着CO2排放量的增高,陆地和海洋
碳汇占比将迅速减少。
专家提醒,除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要针对日益加重的极端事件影响尽早部署好防灾减灾工作,如完善气候系统综合站网建设、提高对气候变化规律和机理的认识等,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加国际气候变化科学活动和气候变化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