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市场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分析

2014-10-1 16:04 来源: 易碳家期刊 |作者: 张敏思、范迪、郑爽

2012-2013年上半年,由于欧洲持续下滑的经济以及《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到期,使得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为主体的全球碳市场低迷不振,各类碳单位价格屡创新低,但市场交易仍然活跃。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统计[1],2012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量达10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26%,交易额为610亿欧元,同比下降36%。2013年第一、二季度,全球碳市场交易量为5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额为210亿欧元[2]。此外,就在2013年5月底召开的国际碳博览会上,世界银行按惯例发布了年度国际碳市场报告——《绘制碳定价行动版图(Mapping Carbon Pricing Initiatives)》,报告对2012年以来包括碳排放权交易、抵消和碳税等在内的碳定价机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本文将以世行报告为基础,对当前国际碳市场现状、特点及未来走势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提出对我国制定和实施碳排放交易政策的相关建议。
 
一、当前国际碳市场特点

1、全球主要碳市场碳价跌至历史冰点

自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大量的工业生产活动几近停止,导致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从而降低了对碳资产的需求量。需求量的减少和供给量的稳定造成了大量的配额过剩,使2012年全球碳市场平均交易价格跌至5.7欧元,仅为2011年平均交易价格(11.2欧元)的一半。2013年上半年,全球碳市场平均交易价格继续下滑至3.7欧元。此外,2013年7月,《京都议定书》下经核证减排量(CER)的交易价格仅为0.50欧元左右[3],而欧盟排放配额(EUA)的价格也从2008年中期的每吨30欧元降至目前不到5欧元。这个价格大大低于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的需要。

2、区域、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碳定价机制正在建立

虽然全球碳市场处于低迷状态,但是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碳定价行动,并正将其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中。目前,全球许多地区已经启动了碳排放交易体系或实施了碳税(见下图)。这些国家年排放量约为1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全球年排放量的21%。如果中国、巴西、智利和其它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加入进来,碳定价机制覆盖国家的年排放量可达240亿吨,约为全球年排放量的一半。

由上可见,碳定价行动对减排温室气体的作用不容忽视。据估算,当前已实施和计划实施的碳排放交易和碳税行动每年将能至少减排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全球年排放量的7%。

注:WCI:西部气候倡议,RGGI: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来源:世界银行《绘制碳定价行动版图》报告
 
3、多种新措施出现以保证价格稳定

在经济衰退的冲击下,全球各碳排放交易体系纷纷采取多种措施保证碳交易市场的稳定,如设置底价或采用成本控制储备措施(cost containment reserve)等。澳大利亚碳定价机制(CPM)采用了滚动目标设定措施(rolling target-setting approach),使CPM得以很快适应新的经济和环境状况;英国则采取设置底价的方式来应对目前欧盟碳市场低迷的价格,此外还通过刺激低碳基础设施投资等帮助英国实现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80%的目标;美国则通过采取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美国的加州以及加拿大魁北克则采取成本控制储备措施等来抑制过高价格的出现。

1234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