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产业“碳”寻新路径

2021-10-11 08:38 来源: 中国化工报 |作者: 李军

深加工资源化用碳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对外发布的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成果,引起社会关注。

  与会专家认为,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尽管也是较好出路,但受地质条件限制,体量不会多大,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除减少碳排放外,从源头上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是根本途径。褚宏春建议,通过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加快二氧化碳加氢制化学品,实现资源化利用,市场空间很大。

  中石化洛阳(广州)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卫国透露,该公司研发的二氧化碳加氢制阿尔法烯烃技术最近获得成功。

  近年来,业内积极将二氧化碳深加工为化工产品,并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成果。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江苏奥克化学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固载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转化制备碳酸二甲酯/乙二醇绿色工艺,已实现工业应用。奥克股份还开发了万吨级二氧化碳与环氧乙烷合成碳酸乙烯酯系列产品中试装置,取得了世界首创、国际领先的技术创新成果。此外,中海油开发了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的衍生共聚物用于可生物降解塑料,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研究开发低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共聚物等,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研究亦获突破。

  中国绝热节能材料材料协会气凝胶材料分会副秘书长毕鉴挺告诉记者,气凝胶复合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以硅酸乙酯为硅源,多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工艺,也是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出路。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表示,煤化工行业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突破源头减碳的瓶颈,开拓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新路径,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等,走出一条高碳产业低碳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新路子。
1234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