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财政资金投入超4万亿支持双碳
目前,财政支持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2020年,全国财政共安排了生态环保资金44212亿元,年均增长8.2%。其中,中央财政19333亿元,占比达到43.7%。
除了财政直接掏钱支持外,财政创新投融资制度,撬动社会资金加大对绿色发展支持力度。
比如,财政部等已经发起设立800多亿元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重点投向长江经济带地区,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绿色产业发展。并考虑设立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域。
另外,各地财政部门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了超过4万亿元资金投向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领域。
除了资金投入外,财政部通过相关税收
政策发挥调节作用,来使污染导致的外部成本内部化,鼓励绿色发展。
比如,2018年正式开征的环境保护税,采取了“多污染多交税”的政策设计,倒逼企业
减排,对清洁能源实施税收减免。
此外,中国将成品油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并多次提高税率,以限制
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消耗。减免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引导绿色低碳出行等。
财政部还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比如在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并出台支持政策,对建立机制的地方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