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人地关系其他相关研究概况
以“园区/开发区/集聚区+系统”和“园区/开发区/集聚区+绩效评价”的组合进行标题和主题检索,进一步扩展可能与工业园区人地关系相关的研究检索,研读检出文献摘要发现仅有个别案例研究与之相关。例如,王月以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对象,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模型,分析园区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子系统,仿真模拟两类不同情景模式下园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以揭示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策略。王金永以
吉林丰满经济开发区为例,将园区分为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三个子系统,运用VENSIM-PLE软件进行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以评价规划实施对区域的环境影响。金钰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将其划分为社会、经济、环境三大子模块,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开发区循环经济系统的因果结构框架,提出了开发区构建循环经济系统的导向、战略规划和优化策略。以上文献为基于工业园区的多因素耦合研究,但是耦合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更多的文献仍然聚焦于工业园区人地关系中单个因素的分析。
综合来看,目前针对工业园区人地关系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化。一是多针对个案或单一要素开展研究,基于大样本、高分辨、长时序及空间分析,中国工业园区能源、水、土地资源使用等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园区独特的人地关系内涵及演变机制尚有待深入揭示。例如,当前针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的污染防治研究主要关注点聚集在水污染防治,鲜有涉及其他要素。二是工业园区人地关系中经济—能源—水—土地—环境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的定量评价及调控在方法上尚待突破。前文综述表明,现有研究大多侧重双因素之间的影响,而针对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评价尚未获得学界的充分关注。三是数据制约,园区在当前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不是单独的统计单元,高分辨、大样本数据或获取困难或样本间数据口径不统一,是研究中开展大样本分析面临的实际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