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在何方

2020-7-10 10:52 来源: 环境与生活杂志 |作者: 周宏春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在路上


199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受邀研究大庆市的城市转型问题。笔者1997年前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时,也发表过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文章。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辽宁阜新规划要发展农业,曾引起专家的议论,认为是产业的倒退……上世纪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最大动作是社会职能从资源局(煤炭局、钢铁、林业等)剥离。

进入21世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文件由国务院进行发布,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单位评定。2008年、2009年、2012年,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

2018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在会上介绍了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进展情况。

十年来,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资源型地区加快解决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培育接续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截至2018年底,69个资源枯竭城市累计获得中央财政预算转移支付资金近1600亿元。针对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的发展困难,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对改善矿区生产条件和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十年来,资源枯竭城市地区的GDP年均增速由转型前远低于全国平均数,到转型后高于全国平均数1.4%,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历史遗留的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基本解决,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且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转型前因失业、贫困等问题积累的社会矛盾得到了逐步缓解。

十年来,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治理率平均提高了20%,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有效控制。有关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主导资源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十年前下降了一半,产业结构由“一业独大”转向“多元支撑”,初步探索出各具特色的转型模式。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20〕9号),对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转型成效突出的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江西省萍乡市、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河南省焦作市、四川省泸州市等5个资源枯竭城市予以督查激励。

可以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还在路上……
1234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