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怎么开展温室气体碳足迹核算?

2014-9-15 18:50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二、确定排放源

       在确定了组织边界后,就需要对每个分支机构的碳足迹进行核定。而对每个分支机构的碳足迹进行核定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排放源,也就是按照ISO 14064.1标准对该分支机构的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核查。以A集团的分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一个大型的印染厂,生产棉和化纤印染面料;公司使用电网电,但是有锅炉提供蒸汽,并有一套备用发电系统提供应急发电;公司拥有车辆进行产品的运输和人员的公务出差,也有内部叉车运送货物等;公司还有独立的办公区域、以及员工食堂和宿舍等;公司生产的面料经过染色后会有多种后整理,还拥有一个大型的厌氧性污水处理设备等。因此,对该公司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鉴别后,对可能的排放源进行归类。

       在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源鉴别过程中,最需谨慎的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化学反应。因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每一步骤的生产过程的配方和化学反应进行复核,以明确生产过程中是否有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例如,纺织印染中常见的PU涂层可能就是直接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来源。

       目前核算公司碳足迹的标准主要有ISO/TC 207,ISO14064—1以及WBCSD/WRI GHG Protocol(公司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其中ISO14064—1参照WRI的公司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制定,两者并无本质区别。

三、收集活动数据和选择排放系数

       在确定了排放来源后,如果按照排放系数法进行温室气体核算,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收集活动数据和选择排放系数。收集什么样的活动数据,选择什么样的排放系数,则与计算方法的精确性有关。例如,如果对车辆使用的燃油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按照IPCC 2006第一级别的方法,则只需要收集一年中车辆所耗燃料的类型和消耗量。但是,如果按照IPCC 2006第二级别的方法,则需要根据车辆的类型对车辆使用的燃料类型和消耗量进行分别统计。因为不同车辆类型,其燃料消耗率和排放量不同,尤其在甲烷(CH )的释放方面。据易碳家了解到,目前,一般在无特殊要求(如需要对减排量进行认定,并出售减排量)的情况下,对公司碳足迹核算都使用IPCC 2006建议的第二级方法。活动数据的来源可能包括:采购单据、送货单据、采购合同或记录、物料清册文件和燃料清单文件(发票、电表数据、瓦斯、天然气或蒸汽的数据)等。事实上,活动数据的收集是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中信息系统的一次考核。如果企业已经建立了良好的环境信息管理体系,则相关的活动数据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起来,而且数据的可靠性较高。反之,则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而且可能会有一部分数据缺失。

       我国目前尚未出版供企业参考的排放系数清单,因此,企业在核算碳足迹时,需要访问不同的渠道,主要是IPCC的网站或是采用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排放系数进行检测。在中国或是本地区的排放系数无法获取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降低方法的精确度,选用IPCC的约定系数;或通过自行测量或用质量平衡法推算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这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有相关温室气体排放的检测仪器等。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