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区域供热走向去碳化

2019-10-11 07:52 来源: 国际能源参考

作为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区域供热特别适合在城市应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但在城市供热走向绿色、高效的过程中,区域供热也经历着由单一热源走向多种热源、以化石能源为主到可再生能源、余热等清洁能源的转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有哪些供热方式可成为主流?结合实际,各国如何做好因地制宜开发?

多国区域供热走向去碳化


各国纷纷看好区域供热前景

据IEA统计,2010年以来,供热领域的能耗基本保持稳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终端消费领域。为此,IEA专门成立了区域供热供冷与热电联产技术合作项目(IEA-DHC),通过利用、整合不同热源,以较低的环境、资源成本,更好地解决供热问题

      据了解,区域供热相当于一个“力量集合”,主要利用集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管网送至终端用户,由此替代分散的单体供热。该方式不仅能满足热量需求较高的城市等区域供应,还具备灵活性,用户不再局限于某种特定热源,可自行选择合适、低廉的燃料。不过,由于起步时间、建设基础、发展进度等不同,区域供热在各国的现状也有差异。

      据中国城镇供热协会理事长、北京市热力集团董事长刘水洋介绍,中国现拥有世界最大的供暖系统,集中供热管网长度超过20万公里,集中供热面积近百亿平方米。IEA也指出,过去10年,中国集中供暖管网覆盖的总建筑面积增加2倍,基本接近2005年以来,北方采暖地区建筑面积的增长总量,其规模仍在增长。

      相比之下,不少国家的区域供热更显“小而美”,开发空间与潜力巨大。比利时VITO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Dirk van Houdt表示,比利时面积相对较小,人口数量仅1100多万,供热需求却十分旺盛。目前,当地区域供热比例非常低,集中管网总长只有78公里,“但从另一角度说,这也给未来开发提供了很多机会。通过打造密集的输气管网,99%的城市均将接入其中”。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区域能源专家Raymond Boulter称,加拿大地广人稀,尤其是东西跨度达3000多公里,加之气候寒冷,区域能源的发展非常重要。“在运的217套系统以小规模为主,其中不少还是2001年投入的老系统。随着当地供热已由蒸汽方式转向热水型,与之相匹配的区域能源系统亟待跟上。区域能源的经济竞争力,还大大降低建筑供热的成本需求,未来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在英国,区域供热渗透率仅占现有住宅的1%-2%,且大多数热力管网规模较小。但我们相信,其在英国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英国建筑研究所技术主管表示,“英国计划到2050年,区域供热可满足约17%的家庭、24%的商业和公用建筑的供热需求。”

标签: 碳配额
12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