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储能”的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在
政策方面,目前与储能有关的行业政策大多还只停留在宏观规划层面,缺乏实施细则,尚未营造出有利于储能行业发展的外部
市场环境。相对于储能的重要性,对于储能行业的补贴和税收激励措施还远远不够。
其次,在商业模式方面,储能行业的盈利模式还是过于单一,主要依赖于从峰谷价差中进行套利。除了峰谷价差套利,储能在
电力辅助服务以及输配电等领域的价值也应该得到挖掘,以丰富“可再生能源+储能”的盈利模式。
最后,在锂资源开发方面,尽管拥有丰富的锂资源储量,但是由于开发条件相对比较差,配套设施不完善以及环保因素,锂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目前大量锂材料还依赖于国外进口,这为储能行业的高速发展埋下隐患。
未来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装置,实现电力在电动汽车和电网间的双向输出。鉴于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每一个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移动的储能装置。
目前电动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可以成为未来需要的储能装机容量的一个有力补充。但该模式的实际应用还将面临许多
问题,例如用以支撑大量电动汽车的电力传输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需要借助互联网,建设一个为电动车和电网之间互动提供信息交互的平台系统,为用户提供互动信息服务。
退役电池梯级利用主要指将电动汽车上不能满足汽车正常行驶要求,将达到退役标准的电池(比如说电池容量低于80%)拆卸下来,经过回收等一系列工序后重新用于对电池容量和性能要求比较低的储能领域。
在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商业运作中,关键是把控退役电池再利用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的成本。
政府一方面需要加大对退役动力梯次利用领域的科研投入,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梯次利用成本。
另一方面,需要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回收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运营。因此,储能行业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时应包括退役动力电池储能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