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号,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小城卡托维兹开幕,来自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将在未来两周就《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进行谈判。
在此期间,将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会议、《京都议定书》第14次缔约方会议、《巴黎协定》首次缔约方大会第3阶段会议等多个相关活动——而本次大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
报道称,全球180多个国家已确认《巴黎协定》,但近年部分国家面对国内压力,放宽
碳排放限制,各方视这次会议为各国展示
减排决心的机会。
会议重点包括制定记录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机制,以及各国的减排措施,还会讨论在2020年整合数据,计算出全球总排放量,并为贫穷国家提供财政支援,应对气候变化威胁。
以往联合国气候峰会的主席国,在此次会议前罕见的发表了共同声明,呼吁各国采取“决定性行动”,应对迫在眉睫的威胁,“气候变化的动向日益加剧,我们的经济和社会需要深层演变”。
波兰环境部副部长库尔蒂卡接替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担任本轮气候变化会议主席。库尔蒂卡说,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各方需要展现创造力和灵活性,合理利用时间,从而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根据《巴黎协定》,各方以“自主贡献”方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今年是《巴黎协定》签署方完成实施细则谈判的最后期限,也是《巴黎协定》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契机——在2号的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需要紧迫的、规模空前的集体行动”。
本次大会的高级别会议将于3号开始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波兰总统杜达等将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