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日前发布了《2017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根据《公报》,上海去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其中,PM2.5、PM10、二氧化硫等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均创新低。
上海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上海市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五违四必”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乡中小河道整治和气、水、土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年度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PM2.5浓度下降13.3%
《公报》数据显示,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但臭氧污染愈加显著。2017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75.3%,与2016年基本持平(下降0.1个百分点)。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下降了13.3%(6微克/立方米),较基准年2013年下降了37.1%(23微克/立方米);PM10和SO2年均浓度分别为55微克/立方米和12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分别下降6.8%和20.0%;NO2年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上升2.3%。
其中,PM2.5、PM10和SO2年均浓度均为历年最低;SO2已连续4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一级标准,PM10已连续3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二级标准。但是,PM2.5和NO2均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二级标准;臭氧在污染日中首要污染物占比达57.8%。
在空间分布上,由于上海市主导风向为东南风,PM2.5和PM10受区域输送和二次生成影响,浓度总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态势;SO2全面达标,浓度总体较低;NO2总体呈市中心向周边区域递减的趋势,浦西地区浓度总体高于浦东地区,与机动车聚集度基本一致。
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氮磷污染
问题有所缓解,但仍为主要污染指标。2017年,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较2016年进一步改善。在全市主要河流断面中,水质达到Ⅱ类~Ⅲ类的断面占23.2%,Ⅳ类~Ⅴ类断面占58.7%,劣Ⅴ类断面占18.1%,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磷。与2016年相比,全市主要河流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了15.9个百分点,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下降了28.0%和22.0%。全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截污治污力度,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氮磷仍为影响全市水环境质量状况的主要污染指标。
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2017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为一般水平;道路
交通噪声昼间时段和夜间时段均保持稳定。
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良好。2017年,全市辐射环境背景值和辐射设施周边的辐射强度均处于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