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2018-4-21 08:35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发达国家城市的极端气候事件及适应行动案例


澳大利亚

    2010年末至2011年初,澳洲昆士兰州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灾,导致三分之一的区域受灾,近千万人口紧急疏散,20万人口受到洪灾的直接影响。受灾最严重的是位于沿海河口附近的布里斯班市,城市中心商务区、工商业和居民住宅损失惨重。据估算,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24亿澳元,间接影响当年GDP损失高达300亿澳元。洪灾发生前,布里斯班市政府已经颁布了一系列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文件,例如《布里斯班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行动计划》、《灾害管理计划2011~2012》、《布里斯班中心商务区应急预案》等。然而,洪灾的规模和影响远远超出了经验预计。

    洪灾过后,政府立即着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了原有的城市规划和灾害防范标准,例如将新建民用住宅的洪水防御标准提升为2011年洪水的最高水位。此外,相继出台了《洪灾行动计划》和《灵活应对洪灾的未来战略2012~2031》,以应对未来不可预期的极端洪水风险。

美国

    2012年11月,一场特大风暴“桑迪”横扫美国西海岸1000英里范围内的地区,位于哈德逊河口、拥有820万人口的纽约是其中的重灾区,导致43人死亡、190亿美元的经济财产损失。这一事件直接推动了《纽约适应计划》的出台,并且也间接推动了美国各地的适应行动。之所以造成如此巨大的灾害、并且引起了从地方到整个国家的重视,是因为桑迪飓风不仅打破了历史记录,其影响的程度和波及范围也远远超出了美国灾害管理部门的认识。这使得美国开始从机制设计入手,在长期气候变化风险下考虑灾害管理和长期应对问题

    2013年11月1日,正值“桑迪”飓风袭击1周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发布了“为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做好准备”的总统令,作为“总统气候变化行动”重要组成部分,以全面加强美国防范气候灾害的能力。其中包括:加强联邦政府与地方不同主体的合作行动与规划,确保经济、基础设施、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安全,成立白宫领导的跨部门的“气候预警和韧性委员会”,由不同级别地方政府组成的“适应气候变化特别工作组”,鼓励和支持各种“气候韧性投资”项目,加强土地和水资源的韧性管理,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提供科学信息、数据及政策工具等七大部分内容。
12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