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航运指数”+五平台 搭建航运金融服务体系
“珠江航运指数”+五平台
搭建航运金融服务体系
广州当前正在打造国际
航空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南沙是广州打造国际航运枢纽的主舞台,航运金融随之焕发生机。
毗邻天后宫和南沙客运站的中华总商会大厦就是广州航运交易所所在地。从这里东望是丰沛的珠江水系。珠江航运要素在南沙高度集聚,船舶通航密度在三大区域中位居第一,珠江港口吞吐量高达17亿吨,水运量占全国内河水运量的22%。珠三角对外贸易额占了全国1 /4,船舶运力超4000万载重吨(不含
香港)。
每周五,反映珠江航运景气状况和航运
市场运价波动水平的“珠江航运指数”就在这里上线发布。“比如一个国际航运公司货运到广州港需要驳船运往珠三角某个城市,运价多少以前是航运公司占主动话事权,现在有了珠江指数,就有了谈判的参照系。”广州航运交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邓进乐告诉记者,在2016年4月21日珠江航运指数正式发布前,珠三角尚无可供参考的运价基准。
据他透露,珠江航运指数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开发,增加国内沿海运价指数、江海联运运价指数、海上丝路航运景气指数。“我们准备将‘一带一路’航线,特别是非洲航线纳入指数。”邓进乐透露。
除一个指数外,航运资产交易平台、
运输交易平台也已经上线,航运人才交易平台、航运结算支付平台年内上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也正在推进当中。
航运资产交易平台“资历”最老。从2012年开通至今年7月份,已交易2237艘船舶,交易金额超过81 .2亿。今年1至8月,交易船舶467艘,交易金额19亿,去年全年交易457艘,交易金额17.2亿,发展势头良好,“可以说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船舶交易平台。”邓进乐说。
运输交易平台,基于“互联网+航运”商业模式,打造全国性的运输交易网络平台,包括运输交易服务、支付结算服务、航运金融服务、物流跟踪服务等。
航运人才交易平台相当于一个“船员网上人才市场”,旨在提高广东对航运人才尤其高端航运人才如航运经纪、航运保险、航运拍卖等航运金融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度。“在这个平台上,不光会发布船员的招聘信息等,还打算做船员信用体系,对船员进行人力资源性格测试、心理测评等体系建设。”广东航运人才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靓介绍,平台今年6月份跟中远海运、广东省航运集团、广州航海学院等8家知名企业和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人才信息库一期已达2万人。
货运结算支付平台,为贸易企业、船运企业提供一站式购汇、支付、结算、资金管理、金融数据等服务。简言之,做航运界的“支付宝”。“支持运费的境内本外币支付、跨境本外币支付,这对广州加快发展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航运结算中心意义重大。”邓进乐称。
“五大平台就是集聚船、人、货三大要素资源,珠江指数强化了广州在航运运价市场上的话事权,二者结合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邓进乐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