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又将绿色发展列为下阶段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强调“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由于一直以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等
问题,中国正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同时也蕴含着重大历史机遇。
绿色创新是系统性创新过程
“绿色发展和其他的几项——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能够整合在一起,这其中有很丰富的内容,也有很多新的变化。” “十三五”规划通过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有很多新的体会。
怎么把绿色发展整合到其他领域?这仍有很大的挑战,挑战之一就是我们现在怎么理解绿色发展。
王毅认为,要谈绿色发展首先应该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这种创新实际上是系统的创新、模式的创新,或者说是一场革命,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并举,所以绿色创新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创新过程。”
而将绿色跟协调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是不同能源品种的跨界合作。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从
市场到政府如何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涉及很多协调机制。
怎么把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结合在一起?现在中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产能合作绿色化及进出口贸易绿色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卷入全球化的过程也需要绿色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我们要寻求不同的方式进行国际合作。”王毅在2016全球清洁技术峰会上说。
最后,绿色发展还要跟共享发展结合在一起,那就要靠分享经济。“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共享资源、加强合作。”王毅说。
绿色发展,能源转型是首先需要考虑的话题,能源转型离不开技术推动,而技术本身对社会未来形态的影响以及我们对环境的态度同样值得关注。
中国的能源供应必然将从过去的集中式向分布式发展。分布式能源供应对社会形态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加个性化或是更加集中化?假如社会趋向分散,这其中的能源系统、
交通、互联网等技术又会有怎样的变革?王毅提醒说,“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