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发布题为《监测温室气体减缓
政策的实施和效果:制定绩效指标的步骤》(Monitoring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 of GHG Mitigation Policies: Steps to Develop Performance Indicators)的报告,概述了制定监测温室气体减缓政策的实施和效果的绩效指标所需的步骤,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加强气候减缓政策的实施。
温室气体减缓政策和行动的实施可以通过指标的使用来得到加强,这些指标作为定期监测的一部分,可以证明政策实施的进展。报告指出,制定监测绩效的指标需要以下3个步骤:制定可能的指标清单、选择指标来监测绩效、收集和监测数据。
(1)制定可能的指标清单来跟踪政策的实施和效果。决策者可以制定不同细节层次的指标,包括整体的和分类的,并以绝对和相对术语表达。报告将政策监测指标分为5种类型,即:投入、活动、中间效果、温室气体效应和非温室气体效应指标(表1)。投入指标跟踪支持政策实施的资源的供给情况;活动指标跟踪负责实施政策的机构所开展的活动;中间效果、温室气体效应和非温室气体效应指标旨在评估政策的结果,涉及到与环境、社会或经济条件相关的行为、技术、过程或实践变化,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缩小可能的指标清单,选择将会使用的可行和相关的指标。以下6个原则有助于评估和最后挑选指标:
①政策的相关性;
②多样性,即代表不同的指标类型;
③数据质量和可用性,即基于现有的数据或能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收集到数据;
④可比性,即支持政策之间进行有意义的比较;
⑤明确性,即在标题、目的、原理、方法和计量单位等方面是明确的和可以理解的;
⑥及时性,即对有意义的变化进行频繁报道。
(3)决策者应该收集被选定指标的数据。建立各指标的数据需求和回答关于所需特定数据的
问题,如现有的数据是否可以使用,以及现有的方法是否可以用来收集额外的数据。另外,还应该制定记录数据采集系统的监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