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开局年 能源经济将何去何从?

2016-2-2 00:43 来源: 中国能源网

电力掀起改革潮新能源狂飙突进


在“十二五”期间,能源互联网悄然启程,2.2万亿配电网投盛宴开启,智能电网进入稳步阶段,特高压开始集中建设,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密集推进,火电发展空间愈发受限,水电脚步持续放缓,核电解冻正式重启,新能源依旧狂飙突进……“十三五”开局,电力行业也将进一步优化布局。

火电领域

截至2015年11月底,中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总容量达到9.6亿千瓦,比“十一五”末的7.1亿千瓦增加近2.5亿千瓦。火电机组仍保持较大在建规模。但是,随着电力消费需求放缓、非化石能源发电量高速增长等因素影响,火电发电市场正在萎缩,火电发电量自1974年以来已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时,火电存在利用小时数持续下滑、开工率严重不足的问题,在以后的能源发展中并不具备较大的优势。

水电领域

截至2015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2.2亿千瓦增长到2.9亿千瓦,年均增长5.7%,水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水电装机总量的四分之一。

水电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发展迅速,但是项目审批过程手续复杂、拖延时间长等问题一直是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成为行业诟病。在新的时期发展水电项目,解决相关问题是当务之急。

核电领域

“十一五”中国提出“积极发展核电”;2011年受日本福岛事件影响,核电发展受到延宕;2014年核电重启信号不断释放。“十二五”的核电发展过程跌宕起伏。

“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接力分量不轻:防城港1号机、阳江3号机投运为“十三五”揭幕;沿海采用三代技术AP1000、华龙一号的新核电项目只待核准。与此同时,内陆核电是否破冰也在“十三五”被寄予厚望。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来说,核电所具有的优势,都会使其在未来不可避免的提升份额。

光伏领域

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5.78吉瓦,这意味着“十二五”的五年间,中国光伏装机从2010年的0.89吉瓦起步,实现了超过40倍的扩充,最终提前半年突破了“十二五”35吉瓦的规划目标。

在此基础上,行业的回暖也带动大多数光伏企业在2015年上半年打出了业绩“翻身仗”。虽然形势喜人,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例如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乏力,光伏企业融资困难等。总的来说,光伏产业在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风电领域

截至2015年8月,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8300万千瓦,到年底接近1亿千瓦,提前完成2015年1亿千瓦的中期目标。风能行业迎来了它的春天。中国风力发电占比已经从2008年的0.38%快速增长到2013年的2.52%,连续两年超过核电成为第三大电源。风能利用其可再生的优势,将在未来实现从替补能源到替代能源的转变。

123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