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排放技术路线亟待统筹

2016-1-24 22:05 来源: 中国电力报 |作者:

排放浓度和总量都要控制


“对于污染物排放既要进行浓度控制,也要进行总量控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巡视员胥树凡在上述会议上谈道,“但这个总量控制,不是我们现在完全以行政指标这样确定总量控制。而是应该以环境容量或者说保障地方整体区域的环境质量为基础,确定总量控制。”

相关专家建议,进行总量和浓度控制在管理的手段上应有所区别,用浓度控制的时候,把这个浓度定为企业排放合法的红线,它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红线。这种管理现在是以超低排放来要求,今后应按法律的手段来管理。总量控制的时候,以区域总量确定控制要求,要限制的产业可以少分配甚至是不分配,鼓励的产业多分配。这样激励企业往最好的方向去走,而不是现在仅仅强调浓度。

张凡对于目前排放控制只考虑浓度也深有感触因素:“烟气量因素没有考虑,这样就造成排放标准执行得很严,可最后烟气排放量又比较大。”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电力系统全部烟气量约占全国总的废气量的31%,也就是说电力行业全部超低排放只能解决31%的烟气量的问题,剩下2/3还没有解决。

“电力行业的环境治理措施已经非常成熟,如何利用这些措施来把全国的废气量降下来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电力以外的行业有非常大的前景来进行废气量减排,建议允许电力行业与其他企业联营,并且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张凡在会上谈道。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认为,煤电超低排放给其他行业解决环境问题树立了标杆。近年来,脱硫脱硝行业率先在电力行业取得突破,从电力行业开始推广应用。相关技术从一开始国外进口,到后来不断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全面国产化,完全形成一整套应对不同煤种、不同锅炉类型、不同燃烧方式的节能环保技术。在电力之后,现在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的脱硫脱硝也开始推进。

12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