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碳汇交易与对牧民的生态补偿

2016-1-24 21:01 来源: 易碳家

传统饲养模式收益与碳汇交易生态补偿收益的比较。牧民选择何种饲养行为方式,主要受草地产权的稳定性、对未来畜牧业和非农业收入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在锡林浩特,绝大多数牧民从事与畜牧业相关的生产活动,畜牧业是其主要收入来源。牧民选择的耕作行为方式是其在数个世纪的生产生活中不断优化而传承下来的,这种选择是在一定的资源禀赋、制度和经济条件的约束下进行的最优化选择,即一种“路径依赖”。要想打破这种路径依赖,就必须施加一个“外在”的力量来对其加以引导,从而改变这种生产方式的路径选择,引进清洁发展机制框架下的碳汇交易机制就是改变这种传统饲养模式的“外在”力量。

碳汇交易模式的收益相较于传统模式的收益究竟是否会减少,这是需要加以研究的。如果是减少的话,那么牧民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将不会选择实施碳汇交易补偿模式。相反,如果碳汇交易补偿模式使得牧民收益能够保证不会比在传统饲养模式下减少,那么他们就有可能选择碳汇交易补偿模式。

大牲畜的数量从2007年到2009年呈增加的趋势,但2010年有所减少;羊的数量从2007年到2009年呈大幅度下降的趋势,2010年下降趋缓,这一变化主要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影响,由于国家加大了对草原的保护力度,提出一系列的禁牧政策,使得近年来牧民减少了牲畜的饲养,尤其是对羊的饲养。但是就目前的数量而言,仍然超出了草原的承载力,而且饲养牲畜也依然是牧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国家虽然提出了一些生态补偿政策,但是对于以畜牧为主的牧民来说,这点补偿远远不能弥补由于减少牲畜的经济损失,因此,出现了一些隐藏牲畜数量、夜晚偷偷放牧的现象。

而根据调查所知,2010年一只成羊的价格大约在900~1300元之间,平均价格在1000元左右,那么整个锡林浩特地区羊的单位总价值大约为75429~ 108953万元之间。这是牧民在传统的“碳源”生产模式下的收益,其代价是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碳源”生产模式把成本全部外化给了草地生态系统环境。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