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究竟有多大?

2016-1-14 23:23 来源: 山西市场导报

巴黎气候大会催生碳金融机遇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大会上的讲话中重申,中国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为了实现如此规模的减排计划,有专家测算投资或将达到41万亿元,如此巨款该从哪里来?

传统观点认为,碳减排是需要国家和企业勒紧裤腰带的,只有花销并没有实际产出。但事实上,碳减排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作为强制性公共产品物权的“碳排放权”一旦按照国家政策可以相互转让,进行交易,那么关于减排的技术革新和周边服务都将会成为主动获得利益的方法,与之相关的碳金融都将会大有可为,市场将会成为节能减排投入的主力军。

早在十年前,欧洲的碳交易市场就已经开始运作,而中国的碳交易还处于试点阶段。随着《巴黎协议》的签订,我们为了达到对于国际社会的承诺,一直以来光靠国家的强制减排要求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我国现在已经开放了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即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和深圳市),各地根据不同情况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碳排放交易的经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能再只是有巨大的潜力,而是必须要尽快建成并开始运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测算,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覆盖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扩大至30亿吨至40亿吨。仅考虑现货,交易额预计达12亿元至80亿元;若考虑期货在内,交易额将大幅增加,达600亿元至4000亿元。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