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借“十三五”机遇可推绿色金融改革

2015-11-13 19:10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污染治理,中国也有教训可分享

南都:气候变化大会前,中国与美国、法国签订了协议,你如何评价中国此举?

施泰纳:我在想以后历史如果谈到2015年,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中国的环境史。作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日程的一部分,气候变化大会马上在巴黎召开,在巴黎大会上要通过的协议可以说几乎就已经成为现实了,而中国做出很大贡献,是前所未有的。

有两件事情我们值得注意,一个是和美国、法国签署的协议,中美对于气候变化是非常关键的两个国家,另外就是中国建立起南南合作基金,加起来一共会有120亿美元,到2030年之前会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600多个项目提出支持。中国已经决定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过去一年,中国实施了新的《环境保护法》,也颁布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因此,这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中国和全球雄心勃勃,致力于环境合作。

南都:除了气候变化方面,中国还可以贡献什么?

施泰纳:很多,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方面,中国有自己的经验,从污染治理角度,中国也有教训可以和大家分享,中国的绿色金融投资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中国淘汰污染的两轮、三轮摩托车非常成功,已经把潜力转化成行动,不仅仅在中国建立起最佳实践,而且也是亚洲、非洲国家要遵循的。摩托车小颗粒物排放量远大于汽车,很多非洲国家在很多地方靠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所以我们希望中国通过出口清洁能源的摩托车,帮助非洲大陆国家解决自己的出行问题。中国有能力在非洲投资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可以说,新型绿色制造业对于中国有巨大的出口潜力。

我认为,中国已经以自身的能力影响和改变全球的绿色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都是非常好的途径。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