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值得期待
在马骏看来,央行放开一年期存款利率上限,这并不是利率改革的终点。加强金融机构定价能力和使利率传导机制这两方面获得实质性进展,将是向新的货币
政策框架转型的重要基础。
他认为,未来改革要让金融
市场和机构更多地使用诸如SHIBOR、短期回购利率、国债收益率、基础利率等市场利率作为产品定价的基础,逐步弱化对央行基准存贷款利率的依赖;同时,要通过一系列改革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让短期利率的变化(和未来的政策利率)能够有效地影响各种存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除了利率改革,汇率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仍会是“十三五”的金融改革重点。
在业态方面,普惠金融、创新金融、互联网金融和绿色金融,将会是未来金融业的关键词。
其中,绿色金融更值得期待。在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第45条,明确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具体包括发展绿色债券市场、绿色股票指数、绿色保险等多项内容。
马骏指出,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贷款、私募投资、发行债券和股票、保险等金融服务将社会资金引导到环保、
节能、清洁能源、清洁
交通等绿色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按我们的估计,每年中国绿色投资的规模至少2万亿元,也有专家估计每年有4万亿元,其中,我们估计财政最多能提供15%,还有85%以上的绿色投资需要民间提供资金,因此,必须构建一个绿色金融体系来动员和激励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到绿色产业,推动我国产业转型。”马骏表示。
原标题:“十三五”金融新动力:中国绿色投资每年至少2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