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让建筑绿色化与环境保护同行?

2015-10-13 23:19 来源: 绿色和平文化

低碳经济与绿色建筑的概念

如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的需求量还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气候变暖问题还可能进一步加剧。

1、低碳经济的概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经济理念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宗旨是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碳中性”,即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CO2与人为吸收CO2的动态均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平衡。

英国等欧洲国家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世界各地争相发展低碳城市。2007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我国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2009年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再次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由于碳排放量与矿石能源的消耗直接相关,因此改变发展模式,提倡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对我国来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绿色建筑的概念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10年我国向新建筑项目的投入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头号建筑大国。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能耗是同类气候地区发达国家的三倍左右,而且现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建建筑达到节能标准的不足20%。因此,推行绿色建筑成为建设的当务之急,尤其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推行绿色建筑,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最后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了一个全寿命周期。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再循环利用。这就是绿色建筑,不仅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缓解能源紧缺矛盾,减轻环境污染,而且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绿色建筑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根本措施。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