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1 月13 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发改委气(2014)63 号)],开展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加快建立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完善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加强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控,为实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开展
碳排放权交易等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2015 年5 月份,国家发改委又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
市场建设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发改气候[2015]1024 号),通知中明确提出重点针对
电力(发电、电网)、
钢铁、
有色(电解铝、镁冶炼)、
建材(
水泥、平板
玻璃、
陶瓷)、
化工、
航空等六大行业的企业,安排
第三方核查机构对数据进行核查,2011—2014 年任一年度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000 吨标准煤以上(含)的独立法人企业均要纳入到报送范围。
本文将对镁冶炼行业的核算方法进行分析,一个是为了给企业指导如何进行碳排放量核算,做到企业自己心中有数,二是让企业了解碳核查需要提供那种类别的数据,提前做好准备,三是提高企业的
碳资产管理意识,为将来融入全国
碳市场打好坚实的基础。
目前镁冶炼行业中金属镁的生产主要有电解法、硅热法(皮江法Pidgeon)和碳热法。硅热法是我国生产金属镁的重要方法,因此核算方法也主要针对硅热法为主,该工艺过程可分为白云石煅烧、原料制备、还原和精炼四个阶段。
根据《中国镁冶炼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核算方法主要流程如下:
1、确定核算边界;
企业主要核算和报告其生产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生产系统包括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其中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动力、供电、供水、化验、机修、库房、
运输等,附属生产系统包括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的单位(如食堂、浴室等)。职工宿舍等生活耗能可以不纳入到核算范围内。
2、识别排放源;
主要指企业中用友的固定或移动燃烧设备(如锅炉、煅烧炉、窑炉、熔炉、内燃机等)、厂内所有用电设施。
3、收集活动水平数据;
依据步骤2 确定的排放源确定了所要收集的活动数据,如柴油、煤炭、燃气及电力等购买凭证。
4、选择和获取排放因子数据
柴油、煤炭、燃气的排放因子可以利用各燃料的排放因子计算,硅铁生产消耗蓝炭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采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推荐值2.79 吨二氧化碳/吨硅铁(tCO2/t-FeSi),白云石煅烧的排放因子为0.478 吨二氧化碳/吨白云石(tCO2/t-D)乘以每批次白云石的纯度。电力消费的排放因子应根据企业生产地及目前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电网划分,选用国家主管部门最近年份公布的相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热力消费的排放因子暂按0.11 tCO2/GJ 计,未来应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进行更新。
5、分别计算燃料排放量、能量作为原料用途的排放量、工业过程排放量、企业尽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的排放量;
燃料排放
燃料燃烧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企业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加总,按公式(1)计算。
(1)
式中:
E 燃烧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 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Di 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 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单位为百万千焦(GJ);
EFi 为第i 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GJ;
i 为化石燃料类型代号。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报告主体自有硅铁生产工序消耗蓝炭还原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2)计算。
E 原材料 = S × EF 硅铁 (2)
式中:
E 原材料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报告主体自有硅铁生产工序消耗蓝炭还原剂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S 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报告主体自产的硅铁产量,单位为吨(t);
EF 硅铁为硅铁生产消耗蓝炭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硅铁(tCO2/t-FeSi)。
工业过程排放量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即白云石煅烧分解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3)计算。
E 过程 = EF 白云石 × D(3)
式中:
E 过程为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即煅烧白云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F 白云石为煅烧白云石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白云石(tCO2/t-D);
D 为煅烧白云石的活动水平,即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白云石原料消耗量,单位为吨(t)。
企业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的排放量
企业净购入的电力、热力消费所对应的电力或热力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4)计算。
E 电和热= AD 电力+AD 热力+EF 电力+EF 热力 (4)
式中:
E 电和热为净购入的电力、热力消费所对应的电力或热力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D 电力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净外购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
AD 热力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净外购热量,单位为百万千焦(GJ);
EF 电力为电力消费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兆瓦时(tCO2/MWh);
EF 热力为热力消费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百万千焦(tCO2/GJ)。
6、汇总计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镁冶炼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等于企业边界内所有生产系统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以及企业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的排放量之和,按公式(5)计算。
E = E 燃烧 + E 原材料 + E 过程 + E 电和热 ( 5)
式中:
E 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 燃烧为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 原材料为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 过程为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 电和热为企业净购入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在确定企业的排放量后,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好排放数据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规章制度,包括负责机构和人员、工作流程和内容、工作周期和时间节点等;指定专职人员负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
1)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一览表,分别选定合适的核算方法,形成文件并存档;
2) 建立健全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的台账记录。
3) 建立健全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参数的监测计划。具备条件的企业,可按照本指南第五部分所提供的方法和频率,监测白云石原料的平均纯度,该参数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影响较大。
4)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内部审核制度。
5) 建立文档的管理规范,保存、维护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文件和有关的数据资料。最后,希望此文能给镁冶炼行业的企业一些实质性的帮助,能在碳市场建设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