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管理发展迅速 全民开始探索零碳生活

2015-9-7 14:49 来源: 今日中国 |作者: 龚寒

零碳生活的可能性

一场亲朋云集的盛大婚礼,有没有可能实现碳中和?答案是肯定的。

6月27日,北京的一家四合院内就举行了这样的一场婚礼:新郎来自北京,新娘来自芬兰。这场婚礼没有纸质请柬,而是通过微信、短信等电子方式发放请柬;没有安排婚车,而是安排大巴车载送婚礼宾客低碳出行;没有分发喜烟或燃放鞭炮环节,以减少婚礼过程中的空气污染;没有专门购买婚纱礼物,而是选择了西装、旗袍这一类生活化的婚礼用品。

即便如此,经过碳阻迹公司的测算,婚礼最终还是产生了10吨的碳排放量。其中9吨来自于大巴车及外国亲属乘机来华的交通排放。为此,一对新人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资1270元,用于在北京市延庆区种植油松、侧柏等,来抵消本次婚礼的全部碳排放。此片碳汇林在未来20年内可完全抵消本次婚礼产生的10吨二氧化碳当量,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2014年6月,碳阻迹和跟联合国环境署一起发布了《绿色会议指南和行动》。晏路辉介绍,一场绿色会议,首先通常选择离公共交通近的场地,并使用微信等方式,实现会议信息发布及注册的电子化。其次是在交通、住宿、会场用能、废弃物回收等方面进行设计,例如杜绝浪费水和瓶子,使用可循环材料制作的笔记本,开启投影仪和照明设备的节能模式等。最后,通过采集到的飞行路线、酒店住宿等信息,计算出会议及参会者的碳排放总量,鼓励通过购买碳汇等方式进行抵消,实现会议碳中和。

在生活中,晏路辉本人是马拉松项目爱好者,也会在骑车上下班时计算自己的碳排放量。但他笑着说:“我绝不是苦行僧,我想低碳不是一味降低生活质量。如果大家都能在在可控范围里减少碳排放,例如出差带些牙刷就已经很好。低碳尽量不要造成太多压力,否则就会失去人人行动的动力。”

123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