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治理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2015-9-7 10:38 来源: 中国建设报 |作者: 刘喆 张益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区域差距较大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初见成效。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区域差距大、处理标准不统一的状况。东部地区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比例达82%,对生活垃圾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68%;中部、东北地区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比例也超过50%;但西部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均相对滞后。

■模式粗放 污染严重

许多地方处理模式粗放,收运处理过程污染严重,一般有三种情况:较差的情况是,基本没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垃圾随处乱堆,甚至直接倾倒在河道;一般的情况是,设有简易垃圾收集点,但没有密封、清洁措施,最终采取简易堆放;较好的情况是,收集点转运至简易垃圾填埋场,但成本较高,资源浪费。

问题很多 原因复杂

如此种种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环卫设施基础薄弱。一些地方经费匮乏,未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导致如下问题:一是收运设施缺乏或简陋;二是以人力作业为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三是收运不及时;四是处理以简易填埋为主;五是大量堆场污染环境亟待修复。

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形成有效的行动机制,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管理体制不清晰,职权不明确,财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村民环保意识不高,没有兼顾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因地制宜 分类处理

对于经济欠发达、面积较大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地采取“分类、分片、分级”处理模式,源头分类减量后,区分近郊、远郊、偏远村庄,分别选在县、镇或村进行最终处理:距离县处理厂20公里范围内村收镇运县处理;20公里范围外,村收镇运片处理,通过片区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和处理场;20公里范围外,位置偏远的农村,就近就地处理,强调分类处理。

■加大投入 初见成效

近几年,各地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均加大了投入。

2008年以来,山东全省累计投入资金51.3亿元,目前有76个县(市、区)实现了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

2009年以来,四川大力推进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全省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了处理。

2010年以来,安徽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5亿元,县(市、区)投入财政资金4.5亿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2011年以来,广西加大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两年内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增加30个百分点。

12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