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趋势、大问题、大战略--中国经济

2015-8-25 00:08 来源: 宏观经济评论

大趋势、大问题、大战略--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中国经济曾引领全球增长,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渐趋悲观。而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中国故事远未结束,其在未来仍将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首先,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在逐步收敛,这些风险集中在腐败,财政,地产和债务等问题之上。

就反腐问题而言,经过持续艰苦的努力,党风政风已为之一清,依法治国日益明晰。对比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腐败问题对中国经济乃至未来中国国家命运的影响,应该说反腐倡廉已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这对奠定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也起到决定性作用。

就财政问题而言,尽管当下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但地方债务问题得到了厘清,两万亿元地方存量债务置换的推进,化解了地方财政的燃眉之急。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较快。由于土地出让收益占地方财政收收入约35%,且基本决定了可用新增财力,而土地市场寒意持续,但毕竟财政风险有所缓解,正走在有条不紊的重建之路。

就地产问题而言,2014年全年地产持续下行,库存高企,地产资金链条绷紧。2015年4月,地产系统性风险出现了趋于缓解的转折点。一线城市及周边的地产回稳趋暖,以及涉房融资,尤其是按揭贷款利率的持续下行,使中国房地产接近软着陆。

就债务问题而言,在两年前,炒作中国巨债是很流行的,他们热衷于只看到中国占GDP大型2倍的债务,但却忽视中国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端至少相当于6-8倍GDP。目前影子银行体系已重新回表,股市泡沫基本撇除,房地产泡沫渐呈可控,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引致的不良资产充分暴露。当下,人们逐渐既看到中国的债务,也看到了资产、风控和机遇。金融系统性风险在缓缓化解之中。

其次,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和转型效果在逐步显现,这些积极因素体现在潜在增长率、实体经济和创新能力方面。

就潜在增长率而言,中国有能力在2020年之前维持约7%的经济增长。决定潜在增长率的是资本形成、人力资源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就资本形成而言,中国作为人均GDP仅有欧美1/5的发展中大国,国内资本积累的有效需求和投资能力仍然旺盛;就人力资源而言,不断上升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及智能机器人的崛起,使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可能更为平缓;就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而言,中国余地尤大。

就实体经济转型而言,当下中国实体经济很可能已度过最艰难的时刻。衡量指标为企业净利润率和利润总额。如果净利润率趋稳,则折射出实体经济在边际上不再恶化;如果利润总额趋稳,则折射出实体经济在总量上解除警报。过去6个季度,中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的税收净利润率已逐步维持在5%以上。进入2015年以来,央企利润总额不再减少,地方国企呈6%-8%的利润增长,私营部门的利润增长更快一些。从工业投资,增加值,利润率和利润总额看,很可能2015年2季度实体经济已接近低点。

就创新能力而言,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业的技术化日益明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重大技术创新逐渐呈现由点到面的加速扩散。尤其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以深圳为典型的区域,以国防、信息和新能源为代表的行业,开始呈现持续活力。创新大有成为中国经济之魂之势。

再者,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和全球经济的新平庸并行,中国故事必须放置在新语境中理解。

就全球增长问题而言,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并没有形成新的可持续的增长轨迹,各国仍在苦苦挣扎,即便连率先退出量宽的美国经济,其增长也仅是IMF总裁拉加德所形容的“新平庸期”,新兴国家甚至有所动荡。与此相比,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围绕在7%的增速,无论从速度和质量上来说,都仍然突出。

就全球化而言,次贷危机以来,国际贸易增长持续慢于国际经济增长,投资出现了新兴国家向发达国家净输出的逆向流动,全球汇率和大宗商品市场动荡未休。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过去两年内上升13%,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缩减到GDP的2%,因此可以说,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主要是靠内需推动。不仅如此,在美国TPP等努力遭遇挫折的情况下,中国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倡议则应者云集。显示出中国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压舱石。

站在这个时点看中国经济,其风险渐消,活力渐现,创新有所斩获,内需潜力尤大。历史在此转折,中国经济日益成为对冲全球经济动荡的基石,多姿多彩的中国故事远未结束。
1234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