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每5年一次的检讨集体碳减排影响的机制
安布尔·拉德透露,在与中方沟通时,双方讨论的最主要的
问题,是能否在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议并生效后,建立一个每5年一次的检讨集体碳
减排影响的机制。她说:“建立这一机制的原因是,巴黎气候大会事实上只是一个开始,而远非结束。我们不可以知道5年、10年、15年的情况会怎样,也不知道到那时科技进步会对气候变化产生什么影响。在这一问题上,我和解振华代表达成了一致。”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能否弥合分歧,是另一大问题。在此前的历次气候大会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如何体现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并不统一。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历史上大量排放了温室气体,因而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发达国家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现阶段排放的温室气体更多,所以在减排上应该做得更多。对于广泛协议的达成,上述立场差异一直是个“拦路虎”。那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差异和矛盾,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可以得到解决吗?
对此,安布尔·拉德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我们承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别,承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承认中国与英国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她同时表示,承认这些差异,是希望在此基础上使各方都参与到这项协议中来,努力解决各国之间缺乏互信的问题。她透露:“我和解振华代表都相信,尽可能提高各个环节的透明度,是解决问题之道。事实上,透明和互信是巴黎气候大会取得成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