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碳金融创新,持续夯实节能减碳基础能力,助推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发展
五、积极探索
碳金融创新,持续夯实
节能减碳基础能力,助推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发展
2014年12月30日,我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放
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加强
碳资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告》,进一步开放
碳交易市场,降低了投资机构准入门槛,探索放开自然人参与交易;积极探索碳金融创新,鼓励重点排放单位开展碳排放配额抵押式融资、配额回购式融资、配额托管等业务,目前有30余家投资机构和近40名自然人参与了本市碳交易,国内首单碳排放配额回购融资协议正式在
北京签订并交割,融资规模达1330万元,为活跃
碳市场提供了新动力。
碳
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的顺利有序推进,离不开基础能力的提升。本市持续加强节能低碳标准引领、精细化管理支撑、宣传引导、执法保障等方面的基础能力建设。近两年,累计发布了42个行业79个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先进值;累计开展了低碳社区、低碳产业园区、低碳校园评价技术导则等171项节能低碳标准的制修订,目前已经发布了 78项标准。支持247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支持163家重点排放单位开展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支持全市重点用能单位开展水、电、气、热一二级计量表计的完善配置和智能化升级,支持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加快完善“1+4+N”的节能监测体系,着力提高节能减碳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启动市级2011-2014年和区(县)2010-2014年温室气清单编制,进一步摸清重点排放源,为下一步做好减碳工作提供支撑。市发展改革委协调市相关主管部门、各区县发展改革委组织本行业领域、本区县重点排放单位,围绕碳排放权交易等节能减碳专业知识开展多次专题培训,累计培训人次达到8000人次左右。着力加强全市节能监察队伍建设,实现市区两级均有节能监察队伍,并加强相关法律
法规的宣传和普及,依法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