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低碳经济下的森林碳汇开发问题

2015-6-1 00:58 来源: 布衣的博客

“探讨低碳经济下的森林碳汇开发问题”


据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碳汇林业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虽然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中,这个概念很早就被国际社会提出来了。

森林多重价值的挖掘

对于森林产业来说,一直以 “大资源、小产出”的局面长期存在,在其自身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为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发现其附加价值,低碳经济的发展给了我们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的新思路。

1、发展更多的经济功能:生物质能源,林下养殖,生态旅游等。

林业经济价值的发展,首先要结合当地优势,如江西地区合理发展竹林、油茶林,获得部分经济价值,维持林农生活及日常运转。深化林权改改,走好“产权到户、集体管理“的效率化道路,结合资本、市场,形成一个类似于如下的完整产业链:“集苗圃培育→植树造林→木材加工→家具、地板→生物质能源→化工等。

要摆脱以提供低价值初级产品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向深度挖掘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切实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林业产品,提升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就是林业的一个很有潜力的新产业链的一部分。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是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采集林下枯落物和木材加工剩余物支撑生物质能源产业。合理设计,发展混交林、加强林下养殖,林业管理,甚至发展生态旅游,都是挖掘森林附加经济值的良好途径。

同时,积极申请中央、省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探索较完善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目前,江西已经建立江西省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办法。

2、发展森林碳汇: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缓解气候变暖。

森林每生长出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要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62吨氧气。单位面积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达到每公顷150.47吨。以云杉为例,一棵在30年内能吸收二氧化碳100公斤左右,而经过核证后的碳汇量是有经济价值的,这使得“植树”的价值重估。而以往,林农植树造林的价值仅仅体现在“退耕还林”补助,每亩仅200余元。随着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和碳汇交易引入,按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的造林项目,在植树造林中可以实现植树的工时收入、满30年后第一轮砍伐的分配收益、林地种植养殖项目收益和长达30年的“森林碳汇”交易收益。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