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统一碳市场做好准备
如何把区域经验扩展至全国是一个新的命题。汤思斯认为,尽管目前还未公布哪些地区将被纳入全国统一碳
市场。但是,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某些地区缺少准确的排放数据,如果全国统一
碳市场在初始阶段只会纳入一部分地区(包括经济更为发达或污染更为严重的地区)。这就会导致全国统一碳市场纳入地区的某些企业成本会增加(假设企业所获配额不够),在与未被纳入地区的企业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
“对于成本敏感的企业或行业,这种竞争力下降带来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例如在利润率相当低的情况下或者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企业更容易被同类型竞争者所替代。这个
问题将可能会一直持续到统一碳市场覆盖全国为止。”汤思斯认为。
业内人士认为,现有7个试点的控排企业在统一碳市场开始前,都至少会经历一个完整的履约期,也都有两到三年的时间为全国统一碳市场做好准备。这些经验在企业进入全国碳市场时都至关重要。相反的,那些非试点地区的企业,如果被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就需要努力追赶那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它们需要从零开始学习如何管理碳资产、如何进行
碳交易。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后来者将更容易受到履约、价格等风险的影响。
目前,7个碳交易试点启动运行不足2年的时间,试点配额与全国碳市场的配额如何匹配也值得关注。
“试点省份的特色放在全国来看不一定具有普遍借鉴意义,那么哪些经验是可以推广的,哪些是不一定有效的,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汤思斯认为,7个试点市场有各自不同的设计和特点。因此,在过渡到全国统一碳市场时,现有试点地区控排企业如何适应新的游戏规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鉴于目前还未公布全国统一碳市场
政策细节,控排企业将面临多种不确定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现有配额能否储存至全国市场。如果配额不能储存,则持有富裕配额的控排企业以及曾经购买过试点配额的投资者将会面临配额作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