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

  • 江西抚州评出首批 37 家气候友好型企业

    抚州市首批 37 家气候友好型企业名单揭晓,涵盖农业、加工、养殖等领域,AAA 级 2 家、AA 级 11 家。获评企业可获 “气候贷” 融资及气象技术支持,目前已获贷款 3.9 亿元。作为全国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抚州 ...
    2025-5-20 15:08
  • 浙江湖州落地首个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5月19日,中欧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在湖州安吉县揭牌。该项目由中国和欧洲10余个国家的30余个机构共同实施,是国内首个中欧研究创新旗舰合作计划下的相关项目。项目将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开展实验研究 ...
    2025-5-20 11:09
  • 全球气温持续攀升,连续两年超1.5℃警戒线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2025年4月是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4月,仅次于2024年4月。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1摄氏度,连续22个月超过1.5摄氏度的关键阈值。科学家警告,2025年可能连续第二年超过1.5摄氏度警戒线,这 ...
    2025-5-19 14:14
  • 新型全球河流地图助力洪水预测和气候风险管理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团队绘制出迄今最完整的全球河流地图,总长度达1960万公里,包含6.7万个分叉。该地图不仅涵盖主要河道,还提供河流流向、宽度及分支点信息,支持基于全球数据的人工智能模型发展,用于洪水、干旱、 ...
    2025-5-19 14:12
  • 全球气候适应三十年:从分散到统一的关键转折

    气候变化的影响正以愈演愈烈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显现。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年度《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2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气温异常升高,温室气体浓度和海平面高度均创历史新高。极端气候事 ...
    2025-5-19 10:06
  • 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监测、工程与协同并进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我国农业生产面临“旱涝并存、显隐交织、链式衍生”的复合型灾害风险。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2025年 ...
    2025-5-19 10:01
  • 巴西环境部长访华:深化中巴植被修复合作,共筑雨林碳汇防线

    巴西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长玛丽娜・席尔瓦在华表示,将与中国在植被修复、红树林保护及可持续林产品贸易领域深化合作。两国于 2023 年成立环境合作分委会,计划在风能、生物质能等领域拓展合作模式。巴西承诺 2035 年减 ...
    2025-5-19 09:52
  • 专家委员会:德国能够实现气候目标

    德国有望遵守到 2030 年的有害温室气体排放预算。联邦政府专家委员会如此表示。德国《气候保护法》明确规定了 2020 至 2030 年间每年允许排放的温室气体上限,各年度排放量总和即构成排放预算。该专家委员会是由五人 ...
    2025-5-19 09:09
  • 地球系统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沿利器

      今年春季,我国多地出现极端天气事件。地球系统科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方面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日前,全国25所顶尖高校的地理学相关学院院长齐聚天津,共同签署发布《地 ...
    2025-5-16 09:20
  • 东北首个大气成分科普基地落户龙凤山,揭秘 “invisible climate battles”

    东北地区首个大气成分国家野外站科普基地在黑龙江龙凤山站启动建设,设山下展厅、站史长廊、山顶观测平台,通过互动装置展示大气成分研究前沿及 “双碳” 战略支撑成果。作为我国首批大气本底站,龙凤山站 34 年累计 ...
    2025-5-15 14:18
  • 白垩纪牡蛎化石破译远古气候密码:温室地球也有 “四季变奏”

    中国科学院团队通过研究 1.4 亿年前牡蛎化石生长纹,发现白垩纪早期地球虽处 “温室期”,但南半球中纬度季节温差达 10-15℃,存在周期性冰川。研究揭示温室气体增加可能加剧季节温差与极端天气,颠覆 “均匀升温” ...
    2025-5-15 14:17
  • 全国大气科学野外站齐聚雄安 “充电”,共绘气候变化观测 “新蓝图”

    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培训会在河北雄安召开,全国 7 个国家野外站及近 50 个试验基地代表参会。会议围绕农林气象、大气本底等观测规范及数据汇交方案展开研讨,实地考察固城站 ...
    2025-5-15 14:16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