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国碳
市场大会现场,低碳办会带来的便捷随处可见。国内外嘉宾、工作人员乃至新闻媒体,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参会证件上的二维码,就能获得会议议程等信息。乘坐统一接驳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也很受参会人员青睐。
作为东道主,上海市在办会全过程严格遵守了今年7月新发布的“大型活动
碳中和工作指引”,成为全市首个示范案例。不仅
节能减排的减排量要计算清楚,产生的
碳排放也要进行抵销,依托今年6月正式上线的“随申办”
碳普惠专区,发起碳积分抽奖活动,邀请全体市民共同助力。参会企业代表蒋小红说,她在看到宣传后随手一试,没想到真的中奖了,可以获得双子山下,上海温室花园价值128元的门票。
目前,全市有超过20万市民开通个人碳账户,只要抵扣1000个碳积分——也就是减排一千克二氧化碳——就能参与抽奖。相当于从虹桥路广播大厦乘地铁前往北外滩世界会客厅,单程就能基本实现。
“在城市里,跟居民消费直接相关的碳排放,占比很高。碳普惠动员了最广大的参与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特别像上海,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要率先实现碳中和,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绿色低碳的生活和消费。”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总经济师张昕说,中国科学院曾做过研究,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53%。像这样鼓励公众共同参与减排,社会价值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