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日,秋雨笼罩下的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尽显生机,连片盐地碱蓬与翱翔候鸟构成和谐画卷,吸引中外媒体记者争相记录。该保护区曾受盐碱化、外来物种入侵困扰,如今通过清除互花米草、补种盐地碱蓬及构建生态补水体系,淡水沼泽湿地超 30 万亩,孕育 1633 种野生动物与 685 种植物,成 “鸟类的国际机场”。作为黄河入海口省份与东部经济大省,山东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国务院新闻办组织 “外媒看中国” 活动,让多国记者深入了解。在东营,胜利油田莱 113 区块 CCUS 项目累计注入二氧化碳 135 万吨,实现固碳增油双赢;26 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满发时每转产 62 度电,年输 1 亿度清洁电。山东还通过压减产能、技改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推进
减排,同时积极应对光伏消纳
难题,其绿色实践获瑞典、英国等外媒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