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办、国办重磅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
市场建设的意见》,这份文件犹如 “定海神针”,为全国
碳市场的长远发展锚定方向,这也是全国碳市场迎来的首份中央层面文件。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指出,文件明确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意义重大。自 2021 年我国启动强制碳市场,2024 年上线自愿碳市场以来,四年多的建设历程稳扎稳打。生态环境部已先后制定 30 余项制度规范,全力打击数据造假行为,并将
钢铁、
水泥等重点行业纳入管控,成功管控超 60% 的
碳排放量。
裴晓菲进一步透露,接下来生态环境部将从三个关键方面大力推进碳市场建设。其一,深入推进市场建设,循序渐进地扩大强制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适时转变配额控制方式与分配模式,同时规范地方试点碳市场;其二,着力提升市场活力,积极联合金融机构,创新开发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建立健全碳质押、碳回购等制度,吸引更多元化的交易主体参与其中;其三,全力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碳排放核查工作,夯实制度基础,对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保持 “零容忍”,严惩不贷。截至 8 月 22 日,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已超 6.8 亿吨,成交额达 474.1 亿元,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
减排量 249 万吨,成交额 2.1 亿元。未来,随着
政策的持续发力,碳市场在助力我国绿色低碳转型中的作用将愈发凸显 。